第(3/3)頁 實際上,北平中有不少公孫瓚的原班底,他們是知道烏桓異族入侵的消息。 甚至他們猜到,這可能是袁紹與烏桓聯手的手筆。 可是這些人,完全沒有在此時反叛大漢,為烏桓尋求破局的機會,讓幽州牧劉虞陷入死戰,甚至趁機斬殺劉虞。 對于公孫瓚,以及公孫瓚手下勢力而言,他并非是反叛朝廷,他們真正不爽的是劉虞。 劉虞講究懷柔,而他們窮兵黷武! 這是雙方的立場問題,就如同政斗黨爭一般! 但至始至終,公孫瓚也好,他手下的那些勢力兵馬也罷,都是從始至終的大漢子民! 他們不會因為這個立場問題,去背叛大漢,以此尋求破局的機會!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白馬義從的口號,可不僅僅只是仁義,還有對塞外異族的趕盡殺絕! 像這種戍邊將領,讓他們與異族聯手,那是對他們最大的侮辱! 這也是為什么,原歷史袁紹和公孫瓚聯手過,但最后還是分裂了,因為根本就尿不到一壺里面。 這一世,公孫瓚雖然被抽調到易縣拱衛劉關張,但在北平的兵馬,卻沒有趁亂出手,反而幫助劉虞守護邊防。 不得不說,兩位死對頭出現了一次巨大的誤會。 劉虞以為公孫瓚手下勢力會為了勝利,會暗中攪動風雨,給烏桓創造機會。 因此派遣重兵拱衛北平、漁陽和遼西郡等,公孫瓚影響巨大的地盤。 以至于上谷郡和代郡,出現了有機可乘! 烏桓數萬大軍,一路從北平郡邊防,來到漁陽郡邊關,最后在上谷郡和代郡邊防找到機會,也是浪費了不少時間。 烏桓數萬大軍,耗費精力,千辛萬苦,終于找到機會劫掠叩關,他們正劫掠的興奮的時候,呂布殺來了! 這讓烏桓等異族氣得半死不活! 無可奈何之下,那些劫掠的百姓和財物都需要扔掉,連己方的輜重都需要扔掉一點! 因為對于飛將呂布,他們根本沒有信心可以跑的贏他們! 烏桓數萬大軍,直接分散開來,化整為零,就是為了避免被呂布等并州軍全軍覆沒了! 但這一次,他們低估了呂布的決心! 呂布統率三千并州軍先行,見此情形后,竟直接以百騎為一隊分散開來,對這些烏桓異族進行各個擊破。 三千騎兵,以百騎為一隊,也不過只有三十隊。 若是烏桓數萬大軍會合,各個擊破,這百騎眨眼睛就能被人海戰術吞沒! 可是烏桓沒有任何嘗試,并州軍士卒也沒有任何懼怕! 此時一漢當五胡,可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并州軍以百騎分散三十隊,對著烏桓大軍進行追殺。而呂布親自統率百騎親兵,千里奔襲,直奔白狼山! 有句老話,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烏桓是游牧民族,實際上也是有“廟宇”的,只不過他們比較奸詐,每當大漢率軍出征,這些廟宇又會立刻搬遷。 但此次,呂布在郭嘉的分析之下,覺得可以打烏桓王庭一個措手不及! 首先,因為道路交通不便,烏桓傳訊肯定不及時。此時烏桓王庭肯定還不知道,幽州邊防危機解除的消息。 其次,烏桓數萬大軍倉皇逃竄,化整為零,就算有少數向著王庭跑去,但也絕對跑不過有準備、千里奔襲直奔目的地的呂布等將。 最后,白狼山此處乃是烏桓如今的王庭,這個消息知道的人很少,也會讓烏桓那邊有些僥幸心理。 此次出征,烏桓單于蹋頓坐鎮王庭,并沒有隨軍出征。呂布也是聽到郭嘉分析到這一點,方才義無反顧的準備千里奔襲,打一個措手不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