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辰從青州回到洛陽,已經是在兩個多月后了。 主要是每前進一段距離,劉辰都會考察當地,指導當地官員進行改革發展。 主要是從教育——活字印刷術印刷書籍,普及書籍,繼而達到普及教育的程度。 若非生產力限制,劉辰甚至想要強制普及教育。但如今孩子都是家中的勞動力,飯都吃不飽就談不上讀書教育了。 民生——新建公共廁所等,主要是為了收集糞便制造氮磷鉀化肥,可以更好的對種植紅薯、土豆和玉米提供養分。 至于讓百姓們喝開水,發明肥皂勤洗手什么的,都在進行。但比起京師洛陽,其他各州郡還很緩慢。 而且如今冀州還在袁紹掌控之中,兗州、青州這一帶氣氛還是有些火藥味。 若非數次戰役,耗費錢糧無數,劉辰甚至想要將兗州、青州等地發動百姓出工出力,修建幾條必經之路的水泥路。 不過就算有著“制鹽法”供給,但錢糧的消耗依舊十分龐大,主要是漢末的生產力還是太弱了。 當然,更多的原因是軍閥割裂,整個天下還沒有完全統一,無法將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繩。 以至于劉辰的很多構思和想法,只能暫時緩解下來。 不過對于民生、教育、農耕等方面,這些是當前急需改進的發展方向,這些都是國本! 哪怕還需要對數州動兵,都不能暫停研究。 就是在這種考察指導下,劉辰直到兩個多月后,方才回到京師洛陽。 時間已經來到七月末,百姓們正在進行翻種,劉辰發明的曲轅犁,讓百姓們終于從原本的二牛抬杠脫離出來。 其實很多科技秦漢就已經問世,但需要進行極大的改良。 譬如直轅犁改良到曲轅犁。譬如農耕需要的水車改良等等,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 對于百姓們而言,曲轅犁也是神器,不弱于兵家的馬蹄鐵、馬鐙和高橋馬鞍三件套了。 當劉辰的車駕靠近洛陽城十里外的時候,漢帝劉協聞聽消息,再次出城相迎。 兗州、青州等地,劉辰收服還不久,沒有錢糧去修建水泥路。但京師洛陽周邊,卻已經聯通水泥路了。 京師洛陽處于關中平原之中,也算是土地肥沃。 再加上劉辰在河東郡新建的水泥廠、紅磚廠、制鹽廠等等,都需要從這里發向全國各地。 要想富先修路! 況且身為京師,海納百川,吸納商賈,也需要足夠龐大的交通運輸。 因此水泥路已經在京師洛陽周圍聯通,同時還有以黃河為根本的水運交通! 這些交通方式,就如同蛛網般以京師洛陽為中心,向著全國各地輻射開來。 當然,目前只能局限在司隸、并州和涼州。兗州和青州也可以逐漸推廣過去。 至于其他州郡,短時間還沒有能力! 擁有這種交通,漢帝劉協第一時間得知消息,可以很快速的來到城外迎接劉辰。 君臣已經將近兩年未見,劉協年齡也來到十四五歲,身高達到了一米六五,將近一米七。 曾經需要仰望劉辰的小皇帝,如今只需要微微仰著腦袋,就能看到劉辰的容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