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以出現在朝堂之上的大佬,都是城府深沉、老謀深算的老狐貍,否則也不可能安穩如山待在這里了。 越是如此,越是證明他們足智多謀,察言觀色能力一流。因此完全可以從劉辰的神色,看出他的意外和驚訝。 借此反推出這是劉協的突發奇想,以至于讓劉辰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實際上,以滿朝文武百官對劉辰的認知,以及劉辰此次討董之戰的表現,稱得上大智若妖! 這樣的妖孽,是絕對不會將自己架在火上烤,也絕對不會將自己暴露在天下人的討論之中,成為大漢的輿論焦點的。 因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 劉辰此次在討董之戰,已經出盡了風頭。他雖然破格擢升,但也是受之無愧,這可以讓天下人信服。 可劉協如今擢升他為太傅,讓天下人如何信服?原本就對劉辰封賞有非議的士子小人,會瞬間跳出來口誅筆伐。 錯的自然不會是漢帝劉協,那么錯的只能是劉辰了!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滿朝文武百官、袞袞諸公,在死寂了片刻時間后,還是司徒王允率先站出來了。 “陛下,劉中郎將此次討董之戰,立下赫赫戰功,但擢升羽林中郎將,已然是破格提升。 他雖然學富五車、才華過人,但若是直接擢升太傅,恐難以服眾,對劉中郎將有弊無利!” 王允這是對劉辰的才華表示認可,但認為其品德以及名望方面還不足以勝任太傅。 王允已經說的很委婉了,這也是因為這段時日,他與劉辰照面后,劉辰對其彬彬有禮,態度還不錯,沒有居功自傲,以至于觀感也好。 不過王允若是知道,劉辰對其彬彬有禮,那是因為記掛他義女貂蟬,不知道王允會不會惱羞成怒,直接落井下石了。 王允退下后,太尉楊彪直接上前,就沒有那么客氣了: “陛下,劉辰雖有薄功,略有才華,但德才兼備這個評價,德性方面還不足以體現出來,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司空荀爽也出列,身為荀子之后,他可是重量級人物。不過考慮到劉辰舉薦荀攸和荀彧,也算是有些情分,以至于說話用詞都委婉很多。 不過因為三公都出列了,他們所代表的派系,各自的勢力官員,自然是紛紛附和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