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管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還是“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劉備,亦或者“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 這些人最后都沒有完全解決世家豪族,甚至最后需要依仗世家勢力,方才可以站穩腳跟。 曹魏甚至弄出了九品中正制,這完全就是向世家豪族妥協,甚至世家門閥完全把持官吏選拔權利。 后面魏晉時期甚至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階級固化! 這絕對是劉辰不想看到的局面! 既然穿越一世,總要給大漢留點什么, 可以讓后人少走幾百上千年的彎路, 那就是劉辰的成功和意義了。 還有五胡亂華的局面, 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慘劇, 中原板蕩,神州陸沉,不能讓他發生。 如此一來,與其前往江東小打小鬧,還不如借著漢帝劉協的權威,奉天子以令不臣,盡快終結戰亂。 群雄逐鹿,三國爭霸。 將領征戰沙場、橫掃千軍,馬革裹尸還,看的不少人心馳神往。 謀臣出謀劃策,指點江山,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神機妙算、運籌帷幄,估計也讓不少人心潮澎湃。 然而在這種表面下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十室九空的底層百姓,早已經完全被人遺忘了。 三國爭霸,最后六千多萬的大漢子民,打得只剩下不到數百萬,以至于給了異族蠻夷五胡亂華的機會。 劉辰沒有什么宏圖大志,也沒有什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野心,他接受的是社主會義的虹色思想,站立的位置,更多的是平民百姓。 想要達到后世那種地步,劉辰自問沒有這個能力,這個以農為本的小農經濟體系也很難做到那一步。 劉辰所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改變這個歷史。 接下來,劉辰讓并州系和涼州系將領,各自前去招降自己部隊的士卒。 那些忠于董卓和李儒的將士,絕對是不能用的。 不過劉辰估計,也沒有這種愚忠的將士,甚至就連董卓的女婿牛輔,都想要投降,請求給一個機會。 他的偶像是呂布,而不是董卓,他不介意來一個大義滅親! 不過以董卓毒殺漢少帝劉辨的做法,女婿姻親關系太過密切,牛輔也只能等死了。 那些士卒,果然不是死忠,在各自將領前去招降安撫后,立刻表示要效忠漢帝陛下。 經過大半個月的招降納叛,最后得到的兵力有——西涼軍十五萬多,并州軍三萬多! 四舍五入一下差不多有二十萬的兵馬了! 再加上原本拱衛京師的北軍五校、洛陽八關守軍等軍隊,差不多有六七萬的兵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