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八路諸侯大軍對虎牢關進行強攻,虎牢關前后兩個城樓下,尸積如山、血流成河,攻關戰的慘烈可見一斑。 虎牢關內的西涼軍雖然士氣低落,但在生死危機下,還是露出了背水一戰的氣勢,憑借著虎牢關易守難攻的天險之勢, 將眾諸侯大軍牢牢擋住。 呂布、張遼、臧霸、高順等將領,在城樓上面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以至于西涼軍頹敗的軍心士氣,都再次振奮起來了。 反觀十八路諸侯大軍這邊。 在虎牢關正面作戰的十五路諸侯大軍,一開始確實是悍不畏死, 奮勇殺敵, 強攻虎牢關。 但久攻不下后, 十五路諸侯這邊就有些消極怠工起來,諸侯暗中命令己方將士偷奸耍滑,不要拼死搏殺,避免損兵折將了。 虎牢關背后,這里強攻的是孫堅、曹操、公孫瓚、張邈、馬騰和鮑信六路諸侯,情況倒是稍好一點,畢竟這些諸侯都是真正忠君愛國,或者想要救回漢帝的諸侯。 但整體形式也很不樂觀! 隨著久攻不下,虎牢關這座易守難攻的天險,讓眾將士都有些無可奈何,生出了挫敗感和無力感了。 虎牢關內畢竟有十五萬西涼軍,還有數萬并州軍,兵力充沛, 也無法進行聲東擊西等計策,只能就這么正面強攻, 各自消耗, 就看哪邊將士的精神繃不住! 但是從短期來看,十八路諸侯這邊會率先撤退! 畢竟比起西涼軍眾志成城,團結一致, 在董卓這位老大的指揮調度下,可以將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實力強大。 但十八路諸侯這邊,可謂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戰。若是順風戰還好,但若是像現在強攻不下的逆風戰,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不過孫堅這邊,曹操等諸侯依舊命令眾將士強攻虎牢關,哪怕出現巨大的戰損,也沒有選擇后撤! 因為他們這一邊,是真的可以看到勝利的希望! 這個勝利的希望的來源就是——虎牢關的“月壩”,那條汜水關也有的“牢虎之道”。 當初李傕侄子胡封,從王啟年口中得知這條道路,繼而奇襲汜水關。 若非劉辰他們有著“夜視儀”和“望遠鏡”,提前發覺。否則就算密道內有回音產生,屆時一時不察, 也會損失慘重。 這條密道, 汜水關有,虎牢關也有! 畢竟虎牢關的關名, 就是當初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的。 西周時期,虎牢關、汜水關周邊的嵩岳、太行山等崇山峻嶺內,可是有密集的老虎出現,以至于守關將士不少落入虎口之內。 像典韋這種逐虎過澗的猛將,西周時期自然也有,但也不是爛大街的出現。 以至于為了解決這個隱患,特意在汜水關和虎牢關,設置了這條“牢虎之道”,以誘餌誘之,將老虎引入這條密道后,繼而關門打虎。 通道內的墻壁,都是特殊結構建造,可以產生回音,周穆王甚至可以在“月壩”口,如同未來的動物園那般,欣賞老虎被囚后憤怒的嘶吼和咆哮。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