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呵呵,看著文臺的軍情戰報,吾真是無言以對了!” 曹操卻自嘲一聲,苦笑道:“文臺率軍奪下汜水關,后面擊敗李傕郭汜五萬西涼騎兵,又進攻洛陽,繼而回馬槍轉攻虎牢關。 這經歷的數場戰役,其中的數十次戰斗,那赫赫戰功,對比我們龜縮在虎牢關前面,進退不得,簡直就是最大的諷刺和嘲諷了!” 眾諸侯心下也有些汗顏! 曹操自嘲“龜縮”,何嘗不也是罵了他們這些諸侯。可在場每一位諸侯,神色雖然有些難看,但卻無一人敢反駁! 還有什么顏面可以反駁的?! 袁紹這位盟主,神色雖然沒有太大波動,但心緒起伏,隱隱有些苦澀,許久之后,方才說道: “既然文臺已經繞道進攻虎牢關,我們正可與之聯手,前后夾擊,共同進攻虎牢關,勢必可以奪下虎牢關,擊敗董卓大軍。 屆時十八路諸侯兵臨洛陽城下,李儒等西涼軍勢力,也只是茍延殘喘,不足掛齒了。等到救回陛下后,吾親自為文臺請功,此次討董之戰,文臺當居首功!” “我等沒有異議!” “文臺當居首功!” “孫太守悍勇!” 眾諸侯就算各有算計,可明擺著的事實,他們也沒有臉面和能力搶功了! 曹操卻道:“如今文臺雖然堵截虎牢關后路,但畢竟只有一萬五千多兵力,我等需要率軍馳援了。” “可分兵十之二三,從黃河進兵,不知諸位意下如何?”袁紹環顧四周后問道。 眾諸侯沒有異議! 若是沒有孫堅大軍夾擊虎牢關背后,引為援軍接應。他們是不敢從黃河繞道,因為會被虎牢關董卓大軍半渡而擊。 這也是為什么,古代攻城掠寨的時候,不奪下城池絕不繞道離去,就是為了避免被城中敵軍截斷后路了。 現在孫堅大軍與他們前后夾擊,那就是互相之間有了一個接應。若是董卓大軍半渡而擊,任何一支軍隊都能救援,將計就計圍攻。 有了這種接應,董卓絕對不敢鋌而走險,冒險率兵半路攔截。 更逞論,前后夾擊,董卓也害怕他們同時強攻,腹背受敵,防守還來不及,怎么可能敢冒險出擊。 這才是袁紹敢從黃河進兵的原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