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可能!! 為何會突然發生這種意外?! 雖然“鐵蒺藜”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可是根本無法對戰馬造成這種傷害,原因就是戰馬的馬蹄骨頭極硬,鐵蒺藜無法刺穿,會直接被踩進地面。 未來諸葛亮發明的“扎馬釘”,卻運用了角度和力學等原理,長度也有所增加。以至于可以刺穿馬蹄骨,不會被踩進地面。 馬腳下有“扎馬釘”顛簸著,戰馬雖然不會疼痛,可踮著腳疾馳,如同車子的輪胎卡著鐵釘般,隨時會發生意外的。 這馬失前蹄,人仰馬翻的畫面,就是最好的結果! 劉辰將“扎馬釘”提前問世,郭汜根本沒有經歷過這種戰術,因此一時顯得有些震驚意外! 不過,郭汜畢竟是身經百戰的悍將,立刻驚醒過來,直接下令道:“快散開!!” 身側的親兵吹動號角,鼓動擂鼓。黑夜下無法看到令旗,因此只能用聲音來傳達軍令了。 轟隆隆—— 飛熊軍不愧是西涼騎兵中的精銳,得到號令后,立刻分散開來。 實際上,就算沒有郭汜下令,那些飛熊軍將士,也會自行判斷戰場意外,自行進行調整的。 不過趙云和那近百名白馬義從將士,散落的“扎馬釘”確實太多了,哪怕在巨大范圍下顯得稀少,可架不住飛熊軍向著他們逃離的方向追殺。 況且黑夜中,也根本難以視物,躲無可躲下,完全就是看命! 在密集的騎兵沖鋒下,就算只有數百名中招,形成障礙物后引發的連鎖反應,如同追尾效應,也會變成上千名了。 雖說郭汜當機立斷,立刻讓飛熊軍散開,但等郭汜率軍靠近淮泗精兵戰陣時,飛熊軍也折損了一千多名了! 在高速疾馳下跌落戰馬,后面還有騎兵部隊前沖,戰馬或許還能存活下來,但那些騎士,要么被摔死,要么被踩成肉泥了。 郭汜就算不用統計,也能猜到這個結果! 因此郭汜望著前方“淮泗精兵”的“拒馬槍陣”,神色陰沉的可怕,直接下令“飛熊軍”沖鋒過去! 飛熊軍可不是輕騎兵,而是重騎兵,戰馬和眾將士都是全副武裝,甲胄齊全! 像這種人肉組成的“拒馬槍陣”,郭汜根本不放在眼中! 若是不將這些“淮泗精兵”,以及那個趙云殺死,此戰怕是難以洗刷他的恥辱了! 然而! 還未等郭汜下令,又一個意外突然出現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