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辰又在便簽紙上面唰唰唰的繪畫,一個形似三角形的釘子出現了,“你們知道這個吧?” “鐵蒺藜!” 孫堅等將頷首道。 姜子牙所著《六韜·虎韜·軍用》篇記載:“狹路微徑,張鐵蒺藜”。可見“鐵蒺藜”這種暗器,在戰國以前就已經出現并用以戰爭。 后世不少地方的防護網,上面有三角形尖刺,就是利用鐵蒺藜捆綁相連起來的鐵絲網。 不過劉辰在“鐵蒺藜”的基礎上面,再次進行改造,將之演變成一個更加巧妙的應用了力學和數學原理的“扎馬釘”。 這實際上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發明。 蜀地群山環繞、道路艱險,因此蜀軍擅長山地戰,不善騎兵作戰。 當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時,面對魏軍驍勇的騎兵,蜀軍的步卒明顯陷入被動局面。 諸葛亮因此發明了不少克制武器,改良的‘扎馬釘’最為有效。 扎馬釘形似鐵蒺藜,就是一個小球上面均勻的布置有四個刺,不管怎么拋在地上都有一根鐵刺向上,馬踩在上面就負痛倒地,無法沖鋒陷陣。 尤其在退守和臨時布防時作用非常的大,在三國時期成了對付騎兵的殺手锏。 所以蜀漢才能夠以少數的步兵對付大量的騎兵,達到從容進退的目的。 當然,現在被劉辰提前問世(piao,qie)了。 “等‘爆竹’驚嚇戰馬后,西涼騎兵陣型散亂,若是地面再布上‘扎馬釘’,他們插翅難飛!” 劉辰終于說出他的計劃,笑道:“軍中有鐵蒺藜,你們稍微改良一下,就能立刻投入戰場使用!” “先生果然才智過人,這鐵蒺藜稍微改變一下角度,看起來更加穩固尖銳了?!? 孫堅畢竟是軍事專家,從劉辰的繪畫中,就不難看出鐵蒺藜對戰馬的殺傷力。 程普等人也是驚喜頷首! 有著“爆竹”和“扎馬釘”的雙重疊加,就算汜水關至洛陽地勢平坦、一馬平川,他們依舊可以用步卒與騎兵作戰! 并且很有可能還會出其不意的獲勝! 這讓眾將都有些振奮! 不過他們沒有急切離去,而是眼巴巴望著劉辰,生怕還有什么沒有交代清楚的。 “你們先下去準備吧?!? 劉辰頷首,旋即想起什么,又道:“等等!你們中有誰的廚藝比較好嗎?” 眾將不明所以,但孫堅還是得意道:“先生,祖茂廚藝精湛,號稱江東廚神!” “咳咳......”祖茂謙虛道:“......的傳人!” “......” 劉辰一時有些無語,但也足可見祖茂的廚藝精湛了,他頷首笑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