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討伐燕王韓廣,以正天下!” …… 天下諸王群情激奮,紛紛請言伐燕,其中又以趙王歇叫的最兇。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地與趙地相接壤,一旦諸王伐燕。必以趙為先驅,到時候趙國獲利極大,甚至于能獨占燕趙之地。 各人野心沖動,一時間,伐燕之聲不絕于耳。 …… 對于天下諸王而言,燕王韓廣根本就是一介偽王。 燕王正統乃姬氏,武王后裔,黃帝正宗。韓廣以暴力得王位,本就讓天下諸王頗有微詞。 在天下諸王眼中,只有他們五六百年貴胄,才有資格復國稱王,并立于世。 春秋戰國時代,乃至大秦帝國時期。天下諸王都是出自周天子的分封,最少入大秦帝國,有五百年的歷史。 最多如齊,燕都是近六百年。如此浩瀚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天下權柄,掌于公族之手。天下名士,與公族共治河山。 戰國之時,名士多繁如星子。他們活得很真實,他們角逐官場不諱言或為蒼生理想,或為名為利。 而隱逸山林則是真正怡然自得。 名士,是戰國時期的靈魂,他們,是戰爭戰術的揣摩者,是帝王實踐野心的實踐者;是辯才無敵的學說捍衛者,是文化的傳承者。 他們,撐起了戰國的天地。 …… 正因為如此,天下諸王看不起燕王韓廣,認為他是泥腿子,一如陳涉。他們寧愿與張良,范增這樣的名士戰天下。 也不愿天下諸王的行列中,出現一個血統不純的燕王韓廣。 胡亥平靜如水,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山東六國狗咬狗,一嘴毛,對于大秦帝國才最有利。 …… “伐燕雖然勢在必行,但今日項羽舉天下諸王于此,非為伐燕,實乃與秦帝會盟立約,謀劃天下和平,免去刀兵之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