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不過,兩人的處事方法并不相同。 貝爾老公爵沒有屈服,他受到的教育讓他即使身墜黑暗也要保持貴族優雅和尊嚴,至死維護著家族的榮光。 而李天都的角色更多是個悲劇,因為意外而失去家人,悲痛欲絕。 他被神靈的目光污染,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最后順水推舟成為了復仇的傀儡。 對于這兩位“父親”角色,我都沒有讓他們活下來。 或許有人覺得可惜,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是比較好的處理方式了。 貝爾公爵尋求著死亡,帶著過去時代的余暉逝去,活下來反而是對他的折磨。 而李天都則是犯下了罪過,不會因為他是受到了他人的影響而寬恕,更不會因為他是男主養父而獲得免死。 雖然我總是寫后宮這種三觀說不上多正的書,但是有的事情還是喜歡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想法去寫。 行善者得善終,行惡者得惡報。 除惡務盡。 畫面描繪方面,至少寫到這卷完結,想要描繪的場景我是寫了出來。 幻覺中的林間小屋、揮舞著長鞭的寧封、橫跨中心區的巨型祭壇…… 還有最后的戰斗場景,這個早就想寫了,憋死我了……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這是寫個父親的詩,詩人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不要“溫和地走進良夜。” 詩人之后列舉了四種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我是做了不同的解讀。 將這四種態度認為是李天都這位“父親”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的態度。 他是復雜的,甚至有些分裂的,曾是智者、好人、狂人、嚴肅者…… 畫面和詩歌的結合,對我自己來說是個嘗試,沒有達到滿意的程度,但還算是勉強及格,希望以后能有進步。 最后,無人的海崖上,殘破的教堂之上,有人佇立。 當天光破曉,墮天使李天都逝去,寧封覺醒了天使譜系的能力。 這是宿命。 但也不是宿命。 順便,解釋下為什么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情,守望會沒有反應。 第一,李天都做了手段,他的計劃跨越了二十年,非常的縝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