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布留心了,既然那考官說是好文章,他倒是想看看如何好。 看了這么多份考卷,他都不是很滿意。 等那考官看完之后遞交到他這里,他才審閱起來。 剛剛看到考卷,曾布便注意到了字跡。 其實考場的書法是統(tǒng)一的,以免考官通過考卷字跡認(rèn)出考生,防止作弊。 還一個便是謄錄,也可防止作弊。 就是將考生的試卷全部謄抄過錄一遍,閱卷者只能看到謄抄過后的試卷,徹底杜絕了通過字跡,暗語等給人情分的可能。 和糊名法一樣,謄錄法也經(jīng)歷了一個自上而下的推行過程。 只是,這個時期還沒有謄錄制度! 但進(jìn)行了隨機(jī)分送考官,和考生查卷批語的制度,所以也相對比較公平。 曾布看著考卷。 即便有統(tǒng)一書法,考卷上的字跡還是讓曾布驚嘆。 統(tǒng)一的書法,考生能寫的如此工整,清晰,卻也是非常難得。 沒有一定的功底,寫不出這樣的字體。 限制能如此,若是讓這位考生隨意發(fā)揮,那寫出的字豈不是更加放蕩不羈,恢弘大氣? 他能看出這字中有一種深厚書法功底的味道。 一般人寫不出。 當(dāng)然,僅僅是書法只是加分項,真正要看的還得其中的內(nèi)容。 曾布懷著期待的心情,開始閱讀其中的文章。 曾布本來平淡的臉,隨著閱讀表情變得震驚起來。 文章開頭乃是十世可知也的議題,隨后下面文意變換,轉(zhuǎn)入革法之上。 創(chuàng)新的詞句,改革的突破之意。 有種辭舊迎新,筆鋒銳利的進(jìn)取之感。 整個文章渾然一體,上下呼應(yīng),以至于曾布一口氣看完還意猶未盡。 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頓時好像有一股火焰在胸膛燃燒,直涌腦海,讓人精神一震,頓時生出了勇猛的變革意念。 “好一句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 “好一句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妙,實在是妙啊!……” 若不是看到這文章之精妙,曾布還無法理解剛才那考官為何如此失態(tài)。 即便是曾布閱讀無數(shù)考卷,看到這一張考卷也是難以平靜。 這文章絕對寫出了他的心聲。 他自己都不曾寫出如此精妙表達(dá)自己思想的文章,這考生居然完全表達(dá)了出來。 此乃大才啊! 曾布屬于變革的一派,又是新黨,看這文章簡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何況此文章也的確充滿了銳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