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小青龍湯的配方組成是:麻黃、芍藥、細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死記硬背會但不求甚解的同學這時就要為難了,因為單就字樣來說,這道題的選項中沒有一個正確答案! 最為接近的兩個答案自然就是生姜和白芍了。 怎么在這兩個選項中做取舍,那你就要搞明白小青龍湯是干什么的,它是解表散寒,溫肺化飲的。 然后,你要搞明白干姜在這副藥方中是干什么的? 在小青龍湯中,干姜和細辛為臣藥,是用來溫肺化飲,兼助麻黃和桂枝這對君藥解表祛邪的。 也就是說,干姜在小青龍湯中的主要作用不是解表,解表有麻黃和桂枝呢,它主要是用來溫肺和化飲的。 生姜的主要作用才是解表藥,干姜的主要作用是溫里藥! 所以,這道題中,生姜自然不是正確選項了。 (當然,生姜和干姜的作用有很多共同點,比如生姜也是可以溫肺化飲的,而干姜也是可以幫助解表的,但你要注意它們功能的側重點!) 然后你再考察這小青龍湯中的芍藥到底是白芍還是赤芍。 小青龍湯的配伍特點是辛散與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溫化與斂肺相伍,開中有合。 也就是說,這芍藥在小青龍湯中主要起“酸收”和“斂肺”的作用! 那白芍和赤芍誰有這樣的功能呢? 很明顯是白芍! 因為赤芍相比較白芍來說具有很大的發散性,它是用來清熱解毒和活血散瘀止痛的。 所以這道題的答案不言而喻就是白芍了! 當然,死記硬背的同學也有答對這道題的很大幾率,那就只能在生姜和白芍這兩個選項中抓鬮了。 …… 這場考試李端陽只用了四十多分鐘就答完了,然后在一眾考生咬牙切齒的目光中放下卷子站起來走出了考場,剛坐進停在停車場上的車里,他的手機就響了,是涂石打來的電話。 嗯,這個涂石就是在全國肝臟疾病學術會和鄭文強來到李端陽的診所,要把他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成論文發表的那個京都肝病大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