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就不好說了,藥物產地不一樣,時代氣候不一樣,同一種藥的藥味藥性也有可能會改變的。比如《神農本草經》記載芍藥味苦,性平,但現在人們覺得芍藥酸斂,這就可能是氣候地理變了,藥性藥味也跟著變了,這就提醒我們將來當大夫用藥時最好親自品嘗品嘗藥性和藥味再用藥了。”李端陽仍然語氣平和地道。 “哈哈!”鄭景摸摸下巴給李端陽豎了個大拇指,“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大家看到了沒?這才是學醫!這才是學醫啊,你們在座的其他人要有李端陽同學一半學習精神我就很滿意了!” “老師過獎了,我也就學中醫學得早了一點兒,畢竟我從四歲起就開始和我爺爺學醫了,從小就在中醫的耳濡目染中長大的。”李端陽仍然用平和的語氣道。 整個大教室里,所有同學望著李端陽目光閃動,有幾個人還望了一眼韓金桔,那意思是說,你把多大的一個寶貝丟了啊! 這讓韓金桔的頭垂得更低了。 “哼,咳咳咳!”坐在韓金桔身邊的張起龍盯著那些看過來的人一聲冷哼,又是幾聲咳嗽,把幾人的目光都逼了回去。 鄭景教授注意到這邊的情況,看了兩眼張起龍和韓金桔,他略略知道一些李端陽和韓金桔的事,目光中便帶上了幾分復雜。 下了課后,鄭景教授把李端陽叫到辦公室,李端陽明顯高于年級水平的中醫知識基礎讓他越來越驚訝,今天又聽李端陽本人說他從四歲起就跟著爺爺學醫了,更讓鄭景驚訝,很想試一試這小子的中醫底子到底有多深了。 兩人在辦公室里剛說了幾句,鄭景在本校讀碩士的女兒就來了,鄭景一時興起,就讓李端陽給他女兒鄭小燕診斷診斷,看他到底有沒有一點兒實際的診斷功夫。 李端陽洗了洗手就給鄭小燕診起脈來,一邊對她進行舌診和面診。 “鄭師姐是不是經常覺得心中寒涼,而且飯量也很小,并且常常覺得左半身有下墜感?” 李端陽給鄭小燕脈診完問道。 鄭小燕聽了望向她爸,卻發現她爸正瞪大眼睛盯著李端陽。 鄭小燕又看了看李端陽,然后不相信地問她爸道:“爸,你給這位小師弟說我的情況啦?” 見她爸搖搖頭,她扶扶眼鏡看著李端陽,一臉迷惑不解的表情。 “如果我說的沒錯,鄭師姐這病應該還有個特點,就是你平時不敢向左側睡臥吧?” “爸,你真沒給這位小師弟說我的情況?”鄭小燕不相信地再次問她爸道。 她雖然和她爸一樣偏于理論研究,可平時也有去附屬醫院實習,見過不少的知名大夫,還沒見過這么神的,而且還這么小,僅僅是個大三學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