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論劇本出現不出現, 我都選擇相信張繡, 接受他的投降。” 劉琮剛下完決定,他就看見自己的劇本開始閃爍了起來。與之相對的,劉琮的眼皮也跳了起來。 “臥槽,果真有詐!”劉琮臉色一黑,果然不能太相信自己的對手犯傻。 劇本很快凝實,一本璀璨的《昭武帝本紀》再度出現在他手上。 依然是陳壽寫的,前半邊啥也沒變,可以證明這并非是無法挽回的錯誤。 真正的劇情從劉琮決定北伐的那一刻開始變化。 【先帝出身山陽劉氏,魯恭王劉余之后,其母乃襄陽蔡氏。先帝出生之時,天有異象,表常見有神龍盤旋與屋頂,甚驚異之。】 【先帝自幼好學,年方五歲便能出口成章,為全荊州士子所驚愕。其性情溫和而正直,儀表堂堂,乃一代才子。九歲之時,時常指北而誓,定要匡扶漢室。】 ………… ………… ………… 【自先帝繼位楚王以來,常思北伐以誅滅曹賊,匡扶漢室為己任。】 【建安二十四年,益州劉備遣使來聯合,乃稱雙方一起北伐誅殺曹賊。】 【時先帝雖然處境窘迫,然先帝心懷天下,欣然接受。乃引楚軍十萬發動北伐。】 …………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先帝引十萬漢軍北上,進攻宛城。偽王曹操遣徐晃統十萬兵馬南下支援南陽,自己親率大軍西進關中。】 【先帝引兵攻至宛城,與徐晃之曹軍正面沖殺。此乃江南漢軍討賊之首戰,大漢將士皆努力向前。】 【晃不能勝,乃引兵退回營壘,避戰不出。先帝多次遣將士前往勸其反正,然徐晃執迷不悟,拒絕投降。】 【半月之后,曹將張繡懷恨于曹仁強暴,思歸于先帝麾下,乃暗中遣使請降。】 【然此刻先帝遇到自起家以來第一次決策失誤,誤中曹軍奸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