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 ………… 【自建安二十五年,至興漢二十五年,先帝勵精圖治。因偽漢于側面處處作對,且重病防范,先帝難以北伐?!? 【興漢二十五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于南鄭,蜀漢內部混亂之際,先帝以血狼士卒為先鋒,自交州偷渡襲之?!? 【偽漢大亂,偽帝劉禪見大勢已去,乃引成都百官投降先帝,益州收復?!? ………… ………… ………… 【興漢三十九年,先帝征討并州,不慎染上風寒。隨軍郎中皆無計可施,乃以治愈先帝。】 【興漢四十年一月,先帝病逝于太原,享年六十六歲?!? 這一次出現的劇情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推演,代表著一個時空的“劉琮”的一生。 又是一個沒能統一天下的兄弟不完全的傳記啊。 劉琮有些無語,這一次劇本透露的情報很充足,足夠他消化一下了。 首先,他的廟號依然是昭武皇帝,征戰了一生結果還是沒能統一大漢。 看得出來阻礙這個兄弟統一的最大問題,還是蜀漢。 “沒想到劉備這一次北伐竟然會和曹操攪和在一起?!眲㈢嗣掳停⒅鴦”具@一段劇情,感覺很是古怪。 諸葛亮的隆中對里不是把曹操當成最后boss了嗎?為什么這創業未半就突然和曹操合作來攻打處于弱勢的他? 非常奇怪,非常奇怪! 還好這位兄弟足夠堅挺啊,面對曹軍和蜀軍的聯合進攻還可以支撐的住。 ……當然還是曹操病死的足夠及時啊。 往后問題就很明顯了,劉琮和劉備完全撕破了臉皮,徹底沒有結盟的可能了,接下來變成了真正的三足鼎立。 劉琮要是想北伐就得防備蜀漢在后面偷屁股,想進攻蜀漢還得考慮曹魏的威脅。而對于蜀漢曹魏也是這樣,另外兩家都是敵人,都不敢聯合。 這樣一來壓力就來到了劉琮身上,劇本里的兄弟一口氣茍了二十五年時間,把諸葛亮熬死之后才滅掉了蜀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