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裴柒軍令下,守城士兵們不得不努力向前,期望可以將曹軍盡快趕下城墻。 但是曹軍士卒也不敢后退,督軍就在后面看著,他們只要敢退后一步,就會被斬首甚至禍及家人。 雙方誰也不肯也不敢后退,曹軍和荊州軍就只能在這狹小的城墻上拼命廝殺。不斷有士兵被砍殺倒地, 鮮血染紅了每一寸城墻。 廝殺持續到了天色漸晚,雙方廝殺開始減緩了。這不僅僅是雙方士兵打累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量戰死士卒的尸體堆積在城墻,曹軍前進的道路受到嚴重阻礙。 這個時候徐晃終于松口,下令鳴金收兵。 就這樣,曹軍丟下了四千多具尸體, 主動從城墻上退了下來。荊州士卒也累的快舉不起武器了,只能看著曹軍撤退。 第一次攻城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不過這一次裴柒眼底少有的出現了一絲凝重,他發現這一次他面對的對手似乎也是個狠人。 裴柒并不傻,他命令士卒不記傷亡的硬鋼曹軍,主要是作態嚇倒對面。大部分武將見到傷亡極高,敵軍抵抗意志非常堅定的時候一般會萌生退意。 然而徐晃卻并不是這樣的人,他是一個喜歡研究自己對手的人。從徐晃當上主將的時候,就開始研究裴柒的風格與特色,最后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是一個心狠手辣,毫無人性的庸才。 這種庸才不可能會被任何計策引誘出城,他永遠只會選擇最血腥傷亡最大的守城方法。 于是他從一開始下定決心打樊城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不計損失的攻城了。 這一點在后續幾天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天早上,徐晃就將曹軍拉出來,再一次對樊城發起了強攻。哪怕敵我戰損比高達1:3徐晃也不后撤一步。 雙方血戰三日,裴柒發現他的兵力損失達到了五千人之多!兵力減少隨機帶動著防守被削弱,剩余的五千士卒根本守不住外墻了。 無奈之下,裴柒第一次選擇主動后退, 將兵力收縮進第二道城墻,同時點燃第一道城墻上隱藏的火油。 對于裴柒的應對,徐晃早有準備, 裴柒就看到攻上城墻的曹軍人手帶著一個沙包。當大火燃燒起來的時候, 曹軍士卒立即把沙包扔進大火里,用沙子迅速蓋滅火焰。 裴柒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順便讓弩手遠程騷擾一下。他準備許久的第一道城墻,只堅持了三天就被徐晃攻陷了。 當然徐晃損失也不小,差不多一萬三千曹軍埋在了這里。 但是有什么用?徐晃手上還有將近四萬兵馬,而裴柒只剩下五千士卒了。 要是裴柒不盡快做出應對,他恐怕拖延不了十幾天,樊城就會徹底淪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