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孫權的改變注意,原本即將進駐柴桑郡的江東兵馬調頭南進,至此江東北面守備愈發空虛起來。 當黑白棋把這個消息傳回來的時候,連龐統都不得不承認主公這個計策是真的賤……啊呸,天才。 孫權都這樣想了, 曹操劉備也是這樣想的。當他們探查到孫權也在不斷往南邊調兵的時候,態度一下子模糊了起來。 首先就是曹操,將駐扎在宛城的曹軍撤防了一小半,只留下了兩萬兵馬。而劉備則將張任率領的四萬蜀軍削減為了三萬,避免給劉琮太大壓力。 你問為什么? 當然是讓荊州軍在南邊盡快與江東軍死磕一陣了。 南海郡那邊地形崎嶇難行,雙方若是在那里發起戰爭,雙方損失都不會小。更何況即便是江東戰敗了短時間也不會受到荊州的威脅,頂多損兵折將。 這樣既可以削弱江東,也可以讓劉琮的主力被拖延在荊南無法動彈,何樂不為呢? 于是在如此形勢下,曹操和劉備不約而同的放松了對荊北的壓力。 當然明眼人不是沒有,比如劉備麾下的諸葛亮或者曹操麾下的賈詡。諸葛亮 這個正中劉琮的下懷,當所有人都相信你的目的的時候,那你就贏了。 越是不可能,你能做出來能給敵人越大的打擊。 當然劉琮并沒有忘記到底是誰把計劃泄露出去的。經過一番調查之后很快就鎖定了陳應,沒過多久這位自認為天才的將領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了。 ………… 夷陵,一只荊州軍隊緩緩的走進城內。 這一只軍隊打著兩面旗號,一個是代表主帥的“鄧”, 一個代表著大將的“魏”。 這是軍謀府參將, 整個荊州西線守將鄧艾和他的副將魏延。 兩人總共率領六千兵馬入駐, 連同本地的四千守軍,整個西線戰場共有一萬兵馬。 劉琮給他的命令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蜀軍越過夷陵,其他的可以隨意發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