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都談一談對這件事的看法吧。”劉琮神情古怪的把孫權遞給他的書信擺在桌子上,質詢起自家謀士的意見了。 劉琮收到了秣陵孫權的信件,信中表示他已經動員了十萬大軍準備北伐合肥,希望他的盟友征東將軍劉琮可以從荊州方向給他分擔點壓力。 后面的敘舊劉琮沒看,他只看到孫權的那一行“盡起雄兵十萬,孤掛帥親征”的一行字,他基本上就猜出這場仗的結局了。 不過問題在于, 此時孫權已經準備北伐了,而曹軍的主力部分已經調到了關中,準備對漢中動手。 等到曹軍對漢中進攻,孫權對合肥進攻,曹軍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曹軍主力將會僵持在漢中和合肥附近,面對著荊州方向的曹軍將會十分空虛。 要是操作得當,奪取幾個郡縣應該不成問題。 所以劉琮才召集謀士詢問一下大家都意見。 大部分謀士,包括馬謖, 蔣琬等人都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荊州可以暫緩出兵,等到孫權和劉備與曹操從物理上打成一片的時候在趁機出兵。 最好一鼓作氣收復整個南陽,將戰(zhàn)線推到淮南一片。 不過也有提出異議的,比如龐統(tǒng)。 他就提出了比較悲觀的想法,他不認為在曹操熟悉的陸戰(zhàn)之中,曹操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他直言不諱的說著很有可能是曹操布置的陷阱。 不過這樣的聲音還是少,劉琮的幕府大部分謀士都認為這絕對是個好機會。 因此,劉琮決定啟用最新成立的軍謀府,問一下幾個新上任的軍謀參將的意見。 “吳武,你們對此事有什么看法?”劉琮看向站在左列的一行年輕面孔問道。 “主公,根據某的推算,如若出兵只有三成的勝算。”吳武緩步走出來,回答。 “為什么?”劉琮問道。 吳武走上前,非常認真的從衣袖抽出一張紙。劉琮看到是一張前線的地圖,上面用木炭標畫了好幾條線。 “在計算來看,北方曹操所有的兵力約四十九萬, 總兵力是我們的三倍之多。” “不過其疆域也不小, 在合肥到彭城共駐扎曹軍六萬, 用于防備江東孫權。” “在關中,一共有七萬關中軍以及五萬西涼軍,配上西調的曹軍一共有十六萬軍隊在函谷關以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