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高輕云的疑惑,程旭也不好解釋的太詳細,只是笑著“嗯”了一聲說: “也可以這么理解吧,總之等我出山的時候,你說不定又能在電視上看見我了。” 聽見程旭說自己可能又有上電視了,高輕云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她自詡商業天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就能夠將好幾家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條,同時有一半的公司在她的管理下實現了盈利的突破性增長。 但她總共也沒上過兩次電視啊!還都是地方臺,這么一想,和程旭簡直沒得比。 而且程旭除開有自己的幫助之外,完全可以說是白手起家,身邊也沒人帶著他。 不像自己,有著無數次的試錯機會,每次投資不管是成敗與否,都會有專業團隊幫自己分析自己的不足,這才讓自己成長的這么快。 高輕云估計,程旭這次如果像他所說的成功了的話,恐怕就要上中心電視臺的新聞了,就連她老爹,這么多年來,也只有一次,公司的名字在上面露了次臉。 不過高輕云也覺得這一切就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像他這樣的天才少年,有這樣的成就也實屬正常。 和高輕云告別完畢,程旭接下來的一個電話卻是打給了比亞迪的老板劉傳經。 程旭之所以在即將要解鎖更先進一代的硫硅復合電池的時候,依然沒有放棄對刀片電池技術開發生產,為的就是能夠物盡其用,再最后好好掙一筆大錢,俗稱割韭菜。 當然這把鐮刀自然不會揮向國人,而是早早的把目光放向了海外。 知道這項新電池技術的推出和開辟海外市場,很多國外的資本和公司都會蠢蠢欲動,為何不讓它賣一個好價錢呢? 也算是在更新一代出來之前,散發它最后的光芒。 “劉總,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可能要參與一項重大的項目,所以或許沒有機會經常和你見面交流了。在此之前,我有一個事情和決定要告知一下你。” 接到程旭打來的電話,尤其是聽見他開場就是要參與一個重大類型的項目,和后面的話語,劉傳經就大概知道了程旭真正要做的事情。 所以他也是相當認真的對待這程旭這通最后的電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