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快,招聘計劃里面又多出了一名行政主管以及一名人事主管。 別的不要求,主要是要有豐富的經驗,上來就能干活,能夠處理各種事情。 待遇不用說,按照一貫政策,肯定是要比同行業(yè)平均水平高的。 至于怎么招聘,程旭也沒打算自己想法子了,既然都說了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那招聘這件事情也一樣, 找好獵頭, 他花錢就行了。 其實在他們這個三線城市來說,雖然中年危機并不嚴重,但其實有經驗的中年人,就業(yè)環(huán)境也并不算太好,工作能找得到,但待遇也就那樣。 所以程旭理解,只要錢給夠了,就沒有挖不到的人才。 這邊的事情安排好,他也沒有閑下來,學校里面還有講座活動等著他去參加。 因為求知欲旺盛,大學時期,這樣的講座程旭參加了不少。 說實話,不知道是因為座位需要搶的原因,還是因為請過來的教授水平確實高一些,總之大多數(shù)人聽的比在日常課堂上更投入一些。 這次終于輪到他上臺上去講了,說實話還挺緊張,而這種緊張也算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人對未經歷過的事物總是需要以更高的戒備去應對。 他的講話稿已經有學校的老師給他發(fā)過來了,是一篇很標準的公文稿,對仗工整、語言生動、引經據(jù)典。 不過程旭看了看還是覺得有些別扭,就仿佛什么都說了,又什么都沒說。 他思考了片刻,還是修改了一部分大的排比句,增加了一些更貼近生活,更符合他自身的東西。 叮! 是微信的提示音。 李大小姐:【叉會腰】 李大小姐:你是不是過兩天要去你們學校開講座了? 程旭:你這消息也太靈通了。 程旭:是有這回事,我現(xiàn)在正改發(fā)言稿呢【嘆氣】 李大小姐:那肯定的,伱也不看看我是誰。 李大小姐:【截圖】 她發(fā)過來的是一張宜峽大學微信公眾號的截圖,上面顯示今天發(fā)的推文就是關于程旭在學校開講座這件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