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王:成吉思汗的秘密》
第(3/3)頁
焉有:此處意為怎么會有。
視如草芥:成語,出自《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意思是看作像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極端輕視。
巋然不動:成語,出自《淮南子?詮言訓》:“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意思是像高山一樣挺立著一動不動。
電光石火:成語,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意思是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像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失。
受寵若驚:成語,出自《老子》“寵辱若驚……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意思是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揶揄:耍笑、嘲弄、戲弄、侮辱的意思。
嵬(wei)名令公:黨項人,西夏名將。應天四年(1209)蒙古軍攻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外衛,奉命率兵五萬守克夷門。相持兩月,防備漸弛,被蒙古軍設伏俘獲。夏襄宗納女求和,釋還。乾定三年(1226)蒙古軍連破西夏城池,奉末主李睍之命,以十萬軍救援靈州(今寧夏靈武東南),兵敗,逃回中興府。次年隨末主出降,被殺。
逞口舌之快:因口順而不加思索的耍嘴皮子。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指的是兩軍在作戰期間,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信息。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自古以來的戰爭法規,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交戰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傷害對方的傳達信息的人員。
呆若木雞:成語,出自戰國·莊周《莊子?達生》。原意指呆得像木頭雕成的雞一樣。原為褒義詞,后用作貶義詞,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面面相覷:成語,出自《海志》。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看著,都默不出聲。
涂炭:泥淖和炭灰,喻污濁之地。意思是比喻極困苦的境遇;借指陷入災難的人民。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基隆市|
南郑县|
上思县|
噶尔县|
大宁县|
嘉义县|
白玉县|
平泉县|
南部县|
兴文县|
五莲县|
威宁|
襄汾县|
阿尔山市|
天镇县|
安乡县|
紫阳县|
育儿|
平谷区|
黄山市|
朝阳市|
门源|
五峰|
堆龙德庆县|
拜泉县|
甘德县|
宝兴县|
南通市|
禄丰县|
青阳县|
兴海县|
宁夏|
信丰县|
延庆县|
海盐县|
广元市|
日照市|
鄂州市|
梓潼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