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王:成吉思汗的秘密》
第(2/3)頁
也速該按照習俗入席飲酒吃肉,但塔塔爾部有人認出了也速該。也速該的乞顏部和塔塔爾部是世仇,塔塔爾人悄悄在也速該的食物里放了毒藥,也速該回到營地后不久即中毒而亡。
也速該一死,乞顏部失去了首領,立時人心渙散,原來歸附的部族紛紛脫離,連族人也拔營遷移,狠心拋棄了鐵木真一家,并帶走了大部分也速該的奴隸和牲畜,鐵木真一家的家境日益惡化。各部族為了防止鐵木真一家今后尋仇,還多次派兵追殺其一家。鐵木真一家東躲西藏,鐵木真還曾被泰赤烏人抓住公開示眾,幸得好心人幫助逃出牢籠。
此后,鐵木真與母親、弟妹躲進深山里,靠捕捉小動物來維持生活。這種艱苦的生活,磨練了鐵木真兄弟的堅強意志。殺父之仇和敵人的冷酷無情,在鐵木真一家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母親訶額侖時常提醒鐵木真不要忘記父親也速該的臨終遺命:長大后,要替父報仇,踏平塔塔爾,將所有高過車輪的塔塔爾男子全部殺光。
復仇的火焰驅使著鐵木真,想盡各種辦法,逐漸把原先部族失散的親屬和族人集結起來,漸漸壯大了自己的力量。鐵木真也漸漸長成了一個英勇強壯而又足智多謀的青年,逐漸恢復了在族內首領的地位。鐵木真兄弟英勇善戰,率領族人在與其它的部族爭斗中不斷取得勝利,勢力越來越強大。
鐵木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殺父仇人塔塔爾部的首領蔑古真。機會終于來了,由于蔑古真得罪了當時的中國統治者金朝,金朝的丞相完顏襄想聯合鐵木真進攻塔塔爾部。鐵木真認為這是個報仇的大好機會,于是和金朝聯手夾擊塔塔爾部,把塔塔爾部殺得幾乎全軍覆沒,奪得大批牲畜、糧草輜重,終于報了殺父之仇。
此后,鐵木真又經過幾次戰斗,陸續消滅了蒙古高原其它與之為敵的部族,收編了無數部落,統一了整個漠北草原。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頭召開了庫里爾臺大會,鐵木真被推舉即位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蒙古語的意思為“擁有海洋四方的大君主”。從此,草原各部統稱蒙古,建立了大蒙古國。
相關鏈接:
孛兒只斤:應讀作bo er ji jin,音同“博爾濟錦”。一說意為“藍眼睛”,曾為蒙古尼倫諸部之一,此后,孛兒只斤逐步變成一種姓氏名稱。元朝滅亡后,東北地區孛兒只斤氏多改姓鮑或包,西部孛兒只斤氏多改姓奇。截至目前,內蒙古巴林右旗仍有此姓。
聞風喪膽:成語,出自唐?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心。”比喻聽到一點消息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勢力極端恐懼。
可汗:又稱大汗,或簡稱汗。最早出現于3世紀鮮卑部落,初始為部落對首領的尊稱。后北亞的鮮卑、突厥、女真、柔然、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建立的汗國,其君主和政治首領皆稱可汗。類似于漢字的天子。
中國古代紀年法:中國古代紀年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從漢武帝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金朝和南宋曾共同統治中國不同區域,故存在兩種紀年方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公主岭市|
桑植县|
德惠市|
东明县|
襄垣县|
玉门市|
永福县|
塔河县|
武邑县|
南溪县|
鄂伦春自治旗|
香格里拉县|
防城港市|
灌南县|
鱼台县|
石城县|
东兰县|
安西县|
定日县|
建昌县|
沙洋县|
甘肃省|
根河市|
南丰县|
无为县|
招远市|
安吉县|
白沙|
乡宁县|
社会|
巴林左旗|
岱山县|
蒙城县|
青冈县|
南靖县|
涿鹿县|
华蓥市|
永和县|
靖州|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