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新網址:www.ibiquges.info 在戰爭之中,勝利的一方,永遠都是犯錯最少的地方,而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往往會主動送出誘餌。 在另一個世界的馬恩河,德軍故意露出薄弱的側翼,引法軍出擊后以強大的另一翼包圍殲滅法軍。 在這個世界同樣也是如此,在德軍以帕別的第五集團軍為誘餌,引誘明法聯軍上鉤的時候,明軍直接咬住了這個誘餌。只不過,這個世界的羅馬皇帝亞歷山大三世,并沒能像他的兒子尼古拉二世那樣,不顧俄軍沒有進攻作戰的準備和部隊遠遠沒有到位和軍械配齊,就應英法要求貿然發動攻擊,迫使德軍將另一翼的軍隊調去東線。 在明軍咬住這個誘餌的時候,亞歷山大三世正在把他的軍隊調往波斯,相比于德國……他更愿意去占領富庶印度。 也就是說……德軍有足夠的兵力包括明軍的側翼,甚至與此同時,英國遠征軍主力也抵達了戰區,一時間,戰場的天平,似乎朝著英德聯軍的方向傾斜了。 在得知明軍咬住了誘餌之后,德軍參謀長施里芬伯爵有些激動的喊道。 “上帝保佑,我們贏得了這場戰爭!” 咬住誘餌的并不僅僅只有明軍,還有法軍,他們也會投入戰場,等到消滅這支軍隊之后,巴黎就像德國敞開了大門! 于是施里芬伯爵立即命令部隊按計劃快速行軍,進攻明法聯軍側翼,在為第五集團軍解圍的同時,全殲這支明法聯軍。 上帝保佑一切順利! 就在施里芬伯爵滿心歡喜的決定一舉奪取戰爭的勝利時,他們并沒有注意,戰場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 或許在陸地上,明法聯軍處于兵力上的劣勢,甚至面臨著隨時可能被包圍的威脅,但是,隨著又一批飛機通過空運抵達法國后,盡管只有區區38架飛機,但他們卻是全歐洲唯一一支飛機部隊,這些飛機的到來,讓聯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制空權到底有多么重要? 無人知曉。 但是掌握制空權后,法國的飛艇部隊得到了發揮的機會,畢竟,法國也擁有兩百多艘飛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轟炸飛艇。 在遠征軍的要求下,拿破侖五世皇帝直接把飛艇部隊的指揮權交給了遠征軍,這倒不是他們不信任自己的參謀,而是為了繞過其中環節以達到戰果的最大化。 5月3日,幾乎是在英德聯軍近三十萬大軍,從左翼開始機動時,根據遠征軍司令部的命令,213艘飛艇,從法國的多個飛艇場起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