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臣記得當年陛下說過,戰爭之道,無非就是人多打人少,械精打械劣,帝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爭,我們國力相近,武器亦沒有根本性的差距,飛機也好,坦克也罷,不過都是暫時的優勢,那么也就只剩下人了……” 提到“人”時,孫虎特意加重了語氣,然后強調道。 “于北美的作戰,最關鍵的無非就是兩點,第一是物資運送是否及時,是否充足,臣以為必須加快泛美鐵路建設,同時增加在北方領地以及墨西哥、厄瓜多爾甚至哥倫比亞等地的投資,擴張工業產能,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增加生產,進而可以提供充足的物資……” 對于孫虎的分析,朱大皇帝頗為然的點了點頭,這幾年作為太子的老人,這位國舅雖然是帝國陸軍上將,可是卻并沒有在軍中擔任實際軍職,不過這也讓他有時間學習了很多知識。對戰爭,有一套他自己的看法。 “人!再就是人了,兵多打兵少,既便是武器再精良、士兵再優秀,兵力不足肯定是會敗的,這是我們在北美和美國最大的差距——美國可以直接從本土征兵,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只需要十幾天就可以補充到前線,可是我們卻不行,從帝國本土往北美運兵,時間漫長不說,而且運力也很少限,即便是我們把所有的移民船都用運兵上,我們一年也只能運200萬軍隊,這些軍隊像撒芝麻一樣,要撒在各個戰線上,各個戰線上都很難形成優勢。” “那就是添油戰術了,這可是兵家大忌啊!” 朱大皇帝點點頭,問道。 “那么你有什么建議呢?” “建議嘛,很簡單就是盡可能擴大商船隊,盡可能的動員商船把盡可能的多的部隊運到需要的地方,第一期的重點是北美,我們必須要在北美形成對美國的兵力優勢,只在北美形成了優勢之后,南線作戰才有可能順利實施。” 南線作戰就是進攻澳大利亞、新西蘭,現在帝國軍方正在籌劃實施對兩地的進攻,多線開戰……難啊! 點點頭,朱大皇帝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打仗就是這樣,那怕就是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也是要根據實時變化不斷的進行調整。 “不過現在造船肯定來不及,臣以為,可以租借盟國的商船,嗯,還可以向盟國下訂單,比如向大唐下訂單,就臣的了解,大唐的工業雖然談不上發達,但是一年還是可以造個十幾萬商船的,向大唐下訂單,不僅有助于帝國軍方,而且,還有利于加深與大唐之間的關系。” 頓了一下,孫虎說道。 “甚至,我們還可以讓大唐艦隊在太平洋提供護航,比如東瀛列島的動員兵以及物資運輸,完全可以交給唐國艦隊來護航。”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