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菲利普·馮·布呂諾伯爵,看了一眼謝爾蓋·維特說道。 “談判最美妙的地方,就是你永遠不知道轉機會在什么地方,而且,有時候你可以選擇的籌碼,并不僅僅只是眼前的籌碼,還有未來的籌碼。” 維特在交通大臣鮑勃凌斯基公爵推薦下隨團參加博覽會,盡管他只有十四歲,但是卻深得伯爵的欣賞,甚至被伯爵選為隨員。當然了,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這個十四歲的少年,會在十九世紀晚期成為俄羅斯帝國最有權勢的大臣,他不僅推動了法俄結盟,而且還推進帝國的改革,甚至還成功的為帝國續命。不過,現在他只是一個剛剛考慮上諾沃羅西斯克大學數理系的學生而已。 “未來的籌碼?” 維特疑惑的看著伯爵。 “維特,你知道我們為什么要賣舊阿拉斯加嗎?” 布呂諾伯爵坐在沙發上,問道。 “是因為它沒有價值了?” “對于俄羅斯而言,任何土地都有它的價值!” 布呂諾伯爵點著雪茄煙說道。 “但是眾所周知,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后,我們不僅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而且自身國防形勢也是極其虛弱。不要說阿拉斯加,就算是歐洲的防務也非常吃緊。英國只需要發動一次小型遠征,就足以抹平俄羅斯在阿拉斯加的幾個定居點。現在我們已經與英、法陷入對抗狀態,在鞭長莫及的阿拉斯加對抗,根本是毫無勝算的,也沒有任何價值,而且在經濟上,它同樣也是帝國的負擔。” 帝國領土的維持是需要成本的,而阿拉斯加……都虧本幾十年了,過去靠圣彼得堡的補貼,但現在的俄羅斯真的補貼不起了! “所以,在圣彼得堡就有了一種傾向,即與其繼續補貼沒有價值的阿拉斯加,不如補貼其它地區。” “大人,您是說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嗎?” 維特問道, 或許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戰敗了,但是俄國卻抓住英法入侵中國的良機,利用清政府的無能,不發一槍一彈,就鯨吞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廣袤土地。 “沒錯,阿穆爾河流域到手后,讓我們能夠在遠東建立農墾區。這就標志著,我們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劣勢,真正成為太平洋國家。問題是目前我們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均嚴重不足!國家剛打了大敗仗,黑海、波羅的海兩海防務尚且吃緊,又如何籌措足夠的財力去開發遙遠的遠東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集中精力開發阿穆爾河河谷,滲透中國的滿洲地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