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顯然是沒有可能了,無論朱先海是否愿意,南華都將會光明正大的出現在外人的眼中。當然了,眼下的光務之急,還是要把來犯之敵解決掉。 打得一拳開,省得百拳來。 對這個道理,朱先海自然是了然于心的。 與伊麗莎白告別后,朱先海就去了軍營。 用木板搭成的高臺上,樹立著一根木制旗桿,一面紅旗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紅旗,在“奴隸解放者的一生”中,游擊隊員們舉著的就是紅旗,來到南華之后,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紅旗。畢竟,任何一個華夏人對于紅旗都有極其特殊的情感。 不過南華的旗幟是紅色的朱雀旗,之所以選擇朱雀,是因為在華夏的“四神獸”之中。它代表著南方。“朱鳥、朱雀,南方神也”。而且它還有一個含義“不死鳥”! 浴火重生的不死鳥!就像華夏民族一樣,一次又一次的浴火重生! 這正是朱先海選擇這面旗幟的原因。 五百余名戰士,站立在抬前,步槍兵背著步槍,擲彈筒兵背著擲彈筒,在隊伍的前方,還有兩架裝在炮輪上看起來和大炮差不多的加特林機槍。 “好了,廢話我不多說了,我剛剛得到情報,一伙白皮殺了過來,他們是來干什么的?不用我說大家伙也明白,是想來搶咱們的地,奪咱們的房的,咱們能讓他們如愿以償嗎?” “不能!” 雖然只有兩百多人,可眾人齊喝的吼聲,仍然是驚天動地的,況且他們的心頭還憋著一股氣。 “不能,肯定不能,俗話說的好,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刀槍,想要阻止白皮,靠嘴巴不行,要靠咱們手里的槍和炮,要把他們打痛了,打服了,他們才不敢再來招惹咱們……” 沒有什么出征儀式,也沒有授旗,只有簡單的一道命令,在“保衛南華”的信念中,部隊就出發了。 當然了,并不是步行,也不是騎馬,五百多戰士搭乘整整一百輛四挽馬車,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南華,在他們出發時,臨時動員的一批次的武裝工人,則目送著他們,他們將擔負起保衛南華的責任。 坐在馬車上的戰士們顯得極其平靜,或許,他們只接受了幾個多月的訓練,但是這些隊員們無一例外都曾是太平軍戰士,他們也曾在國內戰場上沖鋒陷陣過。對于戰爭他們并不陌生,他們早就適應了戰場上的生與死,唯一陌生的是戰爭方式而已。 非但不緊張,他們的神情甚至有點兒興奮。 要打仗了…… 要去打白皮了!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