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調查的到很詳細,從位置,到埋深,到儲量,甚至還有煤炭的質量,都有詳細的說明。 唯一讓人不滿意的,恐怕就是這幾座煤礦的儲量都小了,擱在天朝,即便是開采了,也屬于那種要關停的“小微礦”,別說產量萬噸了,就是幾千噸,都已經頂上天了。 “南美煤礦果然不足啊!” 作為工科生的朱先海,當然知道南美這個地方的不足,產金產銀,銅礦更是世界第一,鐵礦也有大規模的優質礦藏,就是沒什么煤礦。 甚至很多人直接將煤炭不足,視為南美無法發展工業的最關鍵因素。 表面上看來,似乎也有那么些道理,世界經濟或者說各國國力的關鍵一步就在于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之后,國力出現了十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增長,等于脫胎換骨,沒有工業革命,就不可能成為強國。 而工業革命的關鍵要素在于鋼鐵產量,而鋼鐵產量又取決于煤和鐵,英國能成為第一個工業革命國家,就在于他們又有煤又有鐵,而法國鐵還有一些,但是煤礦就很稀缺,唯一一個煤礦產地洛林還在普法戰爭中被德國搶了去,后來法國的鋼產量一直落后德國就是這個原因。 沒有鐵礦沒有煤礦就沒辦法制造鋼鐵,沒有足夠的鋼鐵就沒有辦法進軍重工業和制造業,只能靠進口,這樣別說自主邁進第二次工業革命了,連保衛國家都成問題。 當然了,事情從來沒有那么簡單,資源匱乏的地方多了去了,南美的工業經濟發展不起來,最后淪為的英美資本的控制,資源絕對不是根本原因。 但肯定是制約項。 “得,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 瞧著位于南華南部不到100公里的小煤礦,雖然儲量只有區區幾十萬噸,但勝在埋層淺,容易開采,而且質量也還湊合,先湊合著用吧! 況且,煤礦小意味著需要的開采人力少,就眼下而言,肯定是能滿足南華需求的。 “地圖居然還可以輸出。” 驚喜之余,等到朱先海想要輸出地圖時,下一瞬間,他恨不得抽系統兩下。 居然還要收費——一張地圖,居然要100比索! 這簡直了! 氪金系統,真的氪金啊。 不過,在得到十幾張地圖之后,朱先海倒也覺得物有所值,畢竟,這是他手頭的第一份南華地圖。 手持地圖,盯著地圖上的別德馬,朱先海自言自語道。 “好了,現在就只剩下你了!” 襲擊南華的兵就是從別德馬過來的,那個菲力普少尉吃了什么藥,居然敢偷襲南華。 對待這種潛在的敵人,朱先海從來都只有一個信念——主動出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