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鐘天和定了定神,他可以確信自己并沒有干走私文物的事兒。 但鐘天和在江湖上混了這么多年,自然不會認為這就是一件簡單的舉報事件。 既然那人舉報給警察,那肯定不家后續(xù)的招數,否則一點意義都沒有。 而且,鐘天和在清水灣港區(qū)經營公司這么多年,跟附近的警局早就熟絡了。 但眼前的這位趙警官,鐘天和沒有見過。 說明,這個舉報人是直接將這條消息,舉報到了市局文物走私科。 果然,這些警察還帶來了一位專家。 這名專家名叫胡國朋,是市文物管理局的技術員。 胡國朋很年輕,歷史系碩士畢業(yè),是位高材生,家里又有些關系,所以在文物管理局挺受領導重用的。 胡國朋沒有參與搜查,而是找了把椅子坐下,不停地用手給自己扇著風。 這時,鐘學濤看到了跟在后面的羅宇洋,問:“爸,這是誰?” 鐘天和說:“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方家的貴賓,羅宇洋羅先生,是位古董鑒定師。” “古董鑒定師?” 鐘學濤疑惑地看了羅宇洋幾眼,似乎并不相信。 這番對話,倒是被坐在不遠處的胡國朋聽到了,打趣道:“現在的古董鑒定師都不值錢了,真是滿大街跑?!? 羅宇洋對于這樣的嘲諷聽得多了,就裝作沒有聽到。 胡國朋不依不饒,站了起來:“喂,你哪畢業(yè)的?” 羅宇洋仍然沒有說話,這讓胡國朋非常生氣。 張志誠有些尷尬,他把羅宇洋叫過來是解決問題的,沒想到會受到嘲諷。 張志誠小聲說:“宇洋,不好意思啊。” 羅宇洋擺了擺手:“這算什么,我早就習慣了?!? 就在這時,一名警察打開了一個木箱的蓋子,一看里面的物件,嚇了一跳。 “找到了!” 聽到那名警察的喊聲,鐘天和的心里咯噔一聲,心想果然還是發(fā)生了。 趙警官連忙走了過去,胡國朋也緊緊地跟在身后,他“大顯身手”的時候總算是到了。 只見這個大木箱里,被分成了一個一個的小的木格子,每個木格子里都放置著一個物件。 有瓷壺,有瓷杯,還有一些青銅器。 鐘天和看了,臉色變得更難看了,轉頭問鐘學濤:“這些東西是哪來的?” 鐘學濤也有些慌了:“這……我也不知道啊,我不記得有接收過這樣的東西。” 鐘學濤的樣子看起來倒不像是在撒謊。 鐘天和看了看貼在木箱上的寄運單,是運往東南亞國家泰蘭德的,在是在運單上物品一項上,只填寫了“易碎品”。 趙警官拿起一件瓷器看了看,又遞給了站在旁邊的胡國朋:“胡專家,你幫忙鑒定一下吧?!? 這件瓷器的器型不算小,是個瓷瓶。 瓶身上有繪著各種龍形的圖案,彩色的,看著挺好看的。 胡國朋翻過來,搗過去的看了一番,說:“這是清代光緒年制的粉彩瓷器,還是官窖,價值連城啊!” 鐘天和和鐘學濤這對父子一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作為富貴人家是懂一些收藏知識的,這清代光緒的官窖制品可不是鬧著玩的,其價值至少也得百萬塊軟民幣起的。 趙警官看向鐘天和:“鐘老板,你提供一下文物運輸的手續(xù)吧?!? 鐘天和臉色一凝,看向鐘學濤。 其實鐘學濤現在已經是半退休的狀態(tài)了,一周也只有一兩天在公司里轉悠一會兒。 平時的大小業(yè)務都是交給兒子鐘學濤來處理的。 鐘學濤苦著一張臉,搖了搖頭。 他哪里有手續(xù)?他壓根就不知道箱子里會有文物啊。 這種貴重的文物,在豐遠航運集團的倉庫里被搜出來,又沒有正規(guī)的轉讓證書和運輸手續(xù),那走私的罪名可就落實了。 趙警官又確認了一遍,目光變得銳利了起來:“沒有?” 鐘天和陪笑道:“趙警官,這個……也得給我們時間查一查,去問問委托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