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頓吐槽之后,陳歡語還是把當時比賽的情況簡單的跟郭桃兒等人概括了一下。 郭桃兒毫無疑問是非常支持陳歡語的,頗有一種相見恨晚引為知己的感覺,不過身處主流相聲圈的于千倒是更理解常元想要表達的理念。 郭桃兒萬分感慨的看著陳歡語道:“唉兄弟,說真的我還真是羨慕你敢用那么大膽的包袱,實話實說要不是我這里有這么一大攤子擺著。” “我需要足夠的知名度和熱度把這個團隊維持住,我是真的想和你一樣專門說點哪個電視臺不讓播的,不過沒辦法,為了穩定,我確實是只能挑一些更主流的東西表演,唉難啊!” 陳歡語和于千常元幾人默默點頭,心里邊也知道郭桃兒的不容易。 別的不說,最起碼陳歡語別管再怎么鬧,后邊都是有候家掌舵人候三文給撐腰的,而此時的郭桃兒呢?津都紅橋文化館的楊志綱從不公開承認郭桃兒徒弟的身份,一個津都人身在京都的相聲圈沒有一座靠山。 最后靠著張文順、謝天順等幾位老前輩的照應和幫襯,又出錢又出力,才算是把這一攤子支起來。 陳歡語可以憑自己的心情喜好去決定自己的演出作品,而此時的郭桃兒已經是沒有任何的退路了,身后是萬丈懸崖,身前是漫無邊際的黑暗看不到一絲光明。 能否先活下去,能否堅持下去,才是目前的郭桃兒和德蕓社最大的難題,至于什么藝術追求,什么喜好,在真金白銀下都不過是毫無作用的空談罷了。 一旁的張文順聽到此處,也是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 這位德蕓的四老之一,也是其中最早的一位創始人,是德蕓社建立中最至關重要的一環。 這位很是有意思的老頭,原是京都的一家大戶人家出身,然而可惜老頭福沒享幾年,家道就已經逐漸的中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