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1858年5月28日趁清政府陷入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而無暇北顧之際,時任西伯利亞總督的阿穆爾斯基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 這條約不單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俄羅斯,還同時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40萬平方公里土地為兩國共管。 恩格斯就此事說道:俄羅斯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為表彰阿穆爾斯基的功績,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封其為阿穆爾伯爵,換成土話可以理解成黑龍江王。 有的人一直認為侵占外東北的是沙俄不是俄羅斯,可沙俄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不然俄羅斯為何把這個強盜印在5000盧布上? 1891年,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為紀念阿穆爾斯基的功績,給他塑造銅像。 1929年銅像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列寧像。 蘇聯解體后,阿穆爾斯基銅像又被重新豎立起來。 2006年俄羅斯央行將這銅像作為5000盧布正面主體圖案,背面則印的是橫跨黑龍江的哈巴羅夫斯克大橋。 從俄羅斯角度來看,阿穆爾斯基為俄羅斯版圖擴大作出巨大貢獻被譽為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將其印在紙幣上實至名歸。 但是在東方角度看,這種行為是赤裸裸的扎心,戳痛處。 而且俄羅斯人有毛病的地方不止在這里, 它就喜歡把戳別國痛處的歷史事件擺到明面上來。 200盧布印的是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兩處古跡, 這算起來是土耳其的舊痛和烏蘭的新痛。 500盧布上印的是波羅的海要塞以及令瑞典人不堪回首的俄羅斯沙皇和他的艦隊。 2000盧布上印的是俄羅斯在黑龍江北岸新建的航天基地以及海參崴俄羅斯島大橋。 更令彼得氣憤的是, 俄羅斯在慶祝海參崴建城160周年之際竟然令使館用中文在圍脖推文, 還特別強調海參崴的俄文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統治東方”! 統治你大爺,看他現在在統治哪里? 從貨幣上彼得想的更加深遠了一些。 貨幣,尤其是紙幣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濃縮。 俄羅斯的一系列貨幣都表明了這是一個以領土擴張為最高榮耀的國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