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終于,他22歲了,學有所成。 他將各個教區盤算了一遍,看中了羅斯托夫大主教亞瑟尼斯·麥茨耶維奇的教區。 這里氣候宜人,地區富庶,具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在麥茨耶維奇大主教的主管下,也有眾多的農奴。 眾所周知,農奴數量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富裕的標志。 得益于神父對自己的厚愛,列夫米拉諾維奇得到了對神父青睞有加的那位主教的推薦信。 他先是長途跋涉去了羅斯托夫,可令他愕然的是大主教竟然不在這里, 而是在莫斯科。 莫斯科, 他的祖父就曾在這個地方為皇家效力。 于是列夫米拉諾維奇又馬不停蹄地趕往莫斯科。 他希望能在麥茨耶維奇的教區摩頂受戒,在這個教區服務。 如果順利的話,他希望能獲得四等圣職,成為一名布道士。 終于,漫長的旅途后,列夫米拉諾維奇第一次來到了莫斯科。 他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大主教,麥茨耶維奇老人。 主教是可以結婚的,但麥茨耶維奇主教卻是寡居。 列夫米拉諾維奇不是在教堂,而是在一處府邸見到這位老人的。 這位老人雖然65歲了,但在心靈上卻有著旺盛的活力,他顯然很有錢,在莫斯科也有一座這樣華麗的府邸。 他在這里過著舒適的生活,飲**美,甚至周旋在一些上流女士中間,為她們排憂解難。 但很不幸的是,這位大主教受到了痛風的折磨,而且牙齒已經掉光了。 雖然如此,也不耽誤這位老人成為一名美食家。 或許是為了避免被人看到他進食的丑態,他向來一人用餐。 但列夫米拉諾維奇卻憑借毫無貴族儀態的狂猛進食方式令老人對他欣賞有加。 因為論起吃飯來,沒人能比他更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