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彼得回到皇宮時夜色已經深了,他照例在上次洗澡的地方洗浴過后才回到和葉卡捷琳娜居住的宮殿。 詢問了葉卡捷琳娜一些辦報紙方面的問題,彼得就在宮殿的一張桌子前坐下了,他在一張羊皮紙上寫下了如下問題: “1,孤兒院的死亡率;” “2,對拋棄嬰兒的人的懲戒;” “3,健康法典;” 改善人口是分幾步走的, 除了用土豆來解決饑荒問題外,就是要讓生下來的嬰兒們活下來,減少棄嬰。 但這也不是只把他們帶到孤兒院就行了。 彼得憑借前世的知識預見了很多問題。 在德語圈的城市卡塞爾,740個孩子只有88個人存活,其中有一半不到八歲就夭折。 在梅斯,被收容的孩子有八分之七死亡。 在貝克曼公國, 即便從公國財政得到了大筆款項,但12年中長大成人的孩子只有一個。 而在法國巴黎, 法國大革命的第二年,也就是1790年,棄兒院被收養的兒童達到了23000人以上,僅僅十年后,數字飆升到了62000人,但這么多孩子中,十三分之一十一都會夭折。 在十八世紀情況最好的是特蕾莎所在的維也納,孤兒院嬰兒的死亡率在54.5%。 死亡原因占比最大的一項就是饑餓,其次是缺愛。 第二項來自于腓特烈的實驗,腓特烈以孤兒院的嬰兒作為實驗對象,只給他們牛奶,但禁止一切皮膚接觸,結果發現這樣也會導致死亡。 彼得很慶幸自己把前世的數據記得那么清,這有助于避免他走彎路,進一步建設好孤兒院。 …… 忙碌了一天,內德拉終于可以躺下歇息了,但內德拉對自己睡的地方還是感到有些新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