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個國家一結盟,法國頓時大怒。 法國和普魯士本來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的盟國,可法國和英國是死對頭。 一個是歐陸強國,一個是海上霸主,統治全球必有死戰! 法國認為普魯士和英國結盟背叛了王位繼承戰爭的同盟關系。 既然普魯士背叛了,它也背叛, 就宣布和普魯士是死對頭的奧地利結盟。 而俄國被放了鴿子, 再加上腓特烈嘴炮伊麗莎白女皇肥婆和羅馬皇后, 而且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時本來就和奧地利是盟國。 果斷的,法國、奧地利和俄羅斯結盟了。 三波一起打普魯士,開啟了七年戰爭。 要不是最后關頭出了彼得三世的背刺,腓特烈就玩完了。 總而言之,在原來的歷史中,英國和俄國結盟失敗的原因就是漢諾威這個地方。 但現在這一切都還沒發生,而且現在他成了皇帝都那么早,而且打算進行符合俄國國情的政策,誰知道以后還不會這樣發展。 一切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所以彼得說對于英國和法國保持模棱兩可的態度。 隨著皇帝一樣一樣贊同,別斯杜捷夫不由大喜,但聽到陛下說在英法之間保持模棱兩可的態度,有些不解。 彼得看了別斯杜捷夫一眼,想了下開口道: “其他國家的關系就按你剛才說的來,至于英法,你自己決定吧,但無論你怎么決定,你的時間都有限,到了某一時期,我可能要鎖國,只開放個別通商口岸,你注意著點。” “還有,從現在開始,要秘密清除官員中的外國人,我說的清除不是殺掉,也不是明顯的驅逐,找由頭降低他們的官位,打壓到邊緣,讓他們微不足道,等鎖國時,或者直接把他們趕走,或者在國內給他們單獨建個地方居住,隔離看管。” 聽皇帝這么說,別斯杜捷夫簡直驚呆了。 薇薇安也有些傻傻的。 別斯杜捷夫一是震驚皇帝竟然給他那么大的權力,在皇帝是皇儲時他可是根本不搭理皇儲的,而且還抱有敵意。 可陛下就這么信任他? 而且鎖國,別斯杜捷夫感覺這個決定太大了,也太倉促了,根本沒有研判對俄國的影響,好像就是陛下一拍腦袋想出來的,這和陛下之前的表現有明顯的差距。 別斯杜捷夫正要勸諫慎重做這個決定,彼得擺手道: “我要說的說完了,現在就這么辦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