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比龍原名埃爾奈斯特·約翰·比尤倫,是居住在庫爾蘭的德國人,宮廷大臣們無論新派還是舊派,他們的爭執在于改革還是保守,這是對于國家方針的爭執,他們可以容忍在宮廷中德系占據比較大的勢力,但他們無法容忍一個德國人竟然要成為俄羅斯的無名沙皇! 于是,比龍被老將米尼奇元帥帶領近衛軍推翻了。 但俄國的情況又有些特殊,軍方大佬搞政變,站不穩。 于是米尼奇元帥也被推翻了,連續幾場政變讓伊麗莎白心驚肉跳,她就是在這個時刻起了恐懼心理。 隨著梅倫克堡公爵夫人日益掌權,以及小伊凡日益長大,她不想被發配到修道院,終于有一天,在以法派勢力為主的勸說下,她拿起了十字架前往軍營,帶著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的三百多人,一鼓作氣直沖皇宮,發起了第三次政變! 她,成功了! 人人都受夠了德國人,對嬰兒沙皇也完全不抱希望,都傾向于這位彼得大帝的親女兒給俄羅斯帶來改變。 而她對利奧波夫娜和小伊凡的處理,遵守了她發動政變前的誓言。 無論是父親,還是比龍,俄國在嚴苛的環境下被統治的太久了,于是她就給人們以安定、寬松的環境。 伊麗莎白開始回憶這幾次政變的情況,眉頭漸漸松開,帶著對自己的不滿: “莉扎,三年了,你應該是一個成熟的女皇了,不要那么幼稚!彼得沒有軍權,近衛軍中沒人,貴族又看不起他,那些老貴族都騎墻,只會向已經登基的沙皇效忠,彼得根本不可能,也沒能力發動政變!” “讓這些陰影散去吧?!? 漸漸的,伊麗莎白表情平和起來,在祈禱室里睡著了。 …… 而另一邊,彼得帶著沃倫佐娃來到了一處安靜的偏殿,他敏銳、聰慧的大腦沒有因曠世大戰而顯得遲鈍。 沃倫佐娃為什么沒有成為昨天的女人之一,是姨媽阻止的,還是波利亞公爵夫人沒安排? 彼得問了出來。 沃倫佐娃紅著臉,用不敢生氣的音調道: “是女皇陛下不讓我進去的?!? 彼得陷入了沉吟,如果是姨媽阻止的,就要深入思考一下了,這是為什么? 是純粹因為沃倫佐娃是總務大臣女兒的原因,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現在這個時期,歐洲宮廷都很亂,最出名的就是法國,那里的女人以試遍各個階層的男人為驕傲,還予以炫耀宣揚,引為浪漫和潮流。 俄羅斯雖然沒有到這程度,但有情人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所以姨媽阻止自己要了沃倫佐娃,是因為擔心沃倫佐夫受影響,倒向自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