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病房塵囂(上)-《四合院之我是路人甲》
第(1/3)頁
東直門醫院,顧名思義,肯定在東直門附近,就跟洛杉磯第一人民醫院肯定在洛杉磯一樣。
醫院離四合院不遠,出門沿著府學胡同往東走三四里路就到了。
秦其貴馱上一大媽,跟江大軍一起往醫院趕去。
按理說,作為一家新中國成立后新建的醫院,別管醫生水平跟醫療設施怎么樣,醫院肯定是嶄新的大樓跟病房。
然則,東直門醫院就是在以前地主老財的房子基礎上改建的,住院部都是以前的四合院,歷史都超過百年了。
倒不是不想建新的,問題是能夠做到啊,65年全國鋼產量1223萬噸,水泥產量1585萬噸。
乍看數量不少,對比剛剛過去的2021年全國鋼鐵產量103280萬噸,水泥產量236281萬噸,不過是后世的1%左右。
特別是現在鋼鐵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幾百萬噸。
舉個例子,清涼油大家都用過或者聽說過吧,裝清涼油的小圓盒用的鐵皮,我們國家還要進口,因為60年代我們生產不出來這么薄的鋼板。
后世隨便一家十八線小縣城,都拿出幾個億來建醫院,那是建立在中國gdp世界第二跟中國水泥、鋼鐵產量世界第一的基礎上的。
2021年中國鋼鐵產量占世界鋼鐵產量的53%,2021年中國水泥產量占世界水泥產量的58%。
有個段子說的是:
世界鋼鐵第一是中國除冀省。
世界鋼鐵產量第二是冀省除去塘山。
世界鋼鐵產量第三的是塘山除去瞞報產量。
世界鋼鐵產量第四的是塘山的那些瞞報產量。
這個時代的人肯定是做夢都想不到中國的鋼鐵水泥還有關停限量的一天。
如果他們知道的話,肯定會罵道--一群敗家的玩意,多好的東西啊,怎么就減產限產了呢?
環保那東西能當飯吃,還是當水喝?
這個年代的人們最多能想象到的也就是趕英超美,再大膽的人可能會幻想鋼鐵產業世界第一,絕不會想到未來我們減產后的鋼鐵產量,還能占據全世界鋼鐵產量的一半以上。
東直門醫院是少有的建國后建立的中醫院,后世在大醫院遍地的京城也是名聲不顯。
人們來京城求醫多半是奔著協和或者301或者別的大醫院來的,實則東直門醫院也算大佬一枚,常年位居國內中醫院排行榜前十。
隔著老遠就能聞著一股中藥味,除了是街上汽車少,導致尾氣也少、空氣清新外,也跟現在中醫院沒有專門的煎中藥設備有關,還是用傳統的砂鍋煎藥。
一大媽作為中醫院的常客,對這里熟的不能再熟了,領著二人直奔住院部,找值班護士問明病房號后,連忙趕去。
“你閻埠貴就是個叛徒,要是擱抗戰那會,保準是個漢奸投rb人了;要擱解放那會兒,你保準是個果黨特務。”
“誰……誰是叛徒了,要不是你家那老娘們覺得木匠李在你面前尥蹶子,丟了你面,非要趕盡殺絕,去找木匠李老娘要錢,咱們能挨打嗎?你說人家都搬家搬得遠遠的了,你家那老娘們還招惹人家干嗎?我這是被殃及的池魚,你們才是失火的城門,是源頭。”
還沒到地,就聽見易中海跟閻埠貴在那大聲爭吵,房間外圍著嗚嗚泱泱一大堆人在那看熱鬧呢。
這個時代醫院還沒有晚上幾點之后,病房停止接待親友的規定。
至于不能大聲喧嘩這規定倒有,但也要有人執行才是。
能說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成語的肯定是閻埠貴,人家是小學語文老師呢,文化人。
另一個給對方扣帽子的自然是易中海了,沒想到老易被李華亭用鋼鐵實心的撬棍狠狠收拾一頓,中氣還這么足。
看來是李華亭留手了,也是,畢竟是當過兵的人,哪里能打,哪里不能打是倍清。
原本李華亭奔著惹不起還躲不起的念頭,拾掇他爹木匠李搬家,今天是發現實在躲不過了,才給老易一頓狠的,讓他以后張張記性。
“咳咳咳咳……”,一大娘在門外咳嗽了半響,也沒見兩人停下,只好在江大軍與董其貴的幫助下,推開人群硬著頭皮進來。
布置簡陋的綠白墻病房里,易中海正光著上半身趴在病床上,后背上一道道瘀血形成的紅印子交錯在一起,顯得有些猙獰。
閻埠貴呢,則是臉胖了一圈,兩眼附近青黑一片,原本一直帶著的眼鏡也不見了,鼻子上還插著止血的衛生棉。
病房里還有幾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護士站在一邊。
難怪江大軍幾人過來時,整個住院部都亂成一鍋粥了,也不見個醫生護士來處理,原來是已經在里面處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天台县|
凤凰县|
黄石市|
阿坝|
揭西县|
高阳县|
鹤岗市|
布拖县|
特克斯县|
韶关市|
遂宁市|
天津市|
涞水县|
绥化市|
黑山县|
扶沟县|
同仁县|
榕江县|
巫溪县|
黔江区|
乐业县|
阳泉市|
右玉县|
唐山市|
司法|
民乐县|
仁怀市|
桃源县|
绥滨县|
和硕县|
德庆县|
江山市|
阳高县|
剑川县|
娄底市|
东山县|
贡觉县|
肥西县|
威宁|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