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做法按說已經是很給哈維面子了。 總比人家拿著賄賂評委的罪名把他們踢走的好。 但哈維顯然不甘心。 尤其他的丑聞還正在發酵呢, 現在他即便宣稱是主動退賽,所有人肯定也都認定了他是被踢走的, 那將讓他更加丟人。 說起來,直到現在,哈維他都還沒意識到“兇手”就跟他住在同一個酒店里! 一來這年頭攝像頭還很不普及,整個海島假日酒店內部就沒裝。 二來,在正常人思維看來,歹徒作案后肯定會立刻離開現場,越遠越好。 在這種思維慣性下,誰會想到“歹徒”竟反其道而行呢? 哈維甚至都默認“歹徒”肯定已經逃出法蘭西了,認為一定抓不到人,于是連報警都沒報,免得浪費時間…… 至于楊逸,就更不可能被當成懷疑目標了。 誰會想到他這樣一個大明星、大導演,會讓手下干這種事? 尤其表面上他跟哈維、昆汀等人的關系還那么親密…… 總之。 這次狙擊【低俗小說】的整個行動,從頭到尾都順利得很,連楊逸這個策劃者都感到出乎預料,別人就更是永遠也不可能想到這些跟他有關。 最終。 在戛納正式頒獎的前一天,哈維和昆汀只能拿著臨時護照,灰溜溜的滾回了米國去! 好笑的是,當楊逸到機場去送別他們時,哈維竟然還感慨的提醒楊逸: “我算看出來了,這些該死的歐洲佬,就是嫉妒咱們米國人!他們就是故意想用這種事讓咱米國人出丑,好對比彰顯他們有多文明……所以兄弟你也小心點,千萬別讓那些歐洲佬抓住什么把柄!” 這? 楊逸有點懵,心說你竟然是這么理解的嗎? 看來不用我再刻意誤導你,你自己就鉆牛角尖里去了~ 不過也難怪哈維會這樣腦補。 實在是米國跟歐洲互相埋汰慣了,這次哈維的丑聞曝光后,有許多歐洲媒體確實又開始借題發揮,說只有粗魯野蠻的米國暴發戶,才會做出這種有辱斯文的事情巴拉巴拉…… “放心吧兄弟,我會注意的。” 楊逸強忍住想笑的沖動,跟哈維擁抱了下,拍拍他后背安慰道:“你盡管回國等著吧,待我把金棕櫚斬落馬下,替你報仇!” 這當然是屁話。 楊逸拿到金棕櫚那成就也是自己的,哈維又占不到光。 但此時這話聽在哈維心里,卻也終歸有那么點安慰的感覺。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嗯。” …… 等將哈維等人送上飛機,楊逸立刻就把剛才口口聲聲的兄弟情拋到了一邊去,開始認真考慮起自己沖獎的事情來。 他先前定下的兩個目標:狙擊【低俗小說】,幫莫妮卡·貝魯奇拿獎。 現在第一個算是完成了。 而第二個的結果就看明天的頒獎禮了! …… 后面還沒寫好……等下大家刷新下,我盡快寫好了替換。 后面還沒寫好……等下大家刷新下,我盡快寫好了替換。 后面還沒寫好……等下大家刷新下,我盡快寫好了替換。 楊逸并沒把那些照片之類的交給當地警方。 因為他擔心,當地警方多半不想沾惹這種涉及外國人的案子,甚至為了息事寧人,還可能主動幫哈維他們消滅罪證。 尤其這還是在戛納電影節舉辦期間。 這案件又涉及了哈維這種著名的影視公司老板、還有戛納評委等。當地為了營造良好的文旅環境,不給電影節抹黑,息事寧人的幾率就更大了! 基于這種考慮,楊逸也沒直接去找媒體。 而是先自行在網絡上曝光了一些照片,并配以繪聲繪色的文字描述…… 當然,楊逸在發帖前肯定也采取了一些隱藏身份的措施。 如今跟戛納相關的消息熱度本就比較高,而楊逸還專門吸取了后世“uc體”、“震驚體”的精髓,把那帖子的標題弄得很是聳動。 所以相關帖子的吸引力可謂空前! 更妙的是: 這年頭的西方普通民眾也還都比較單純,還沒受過各種“門”的洗禮。所以許多人對娛樂圈還充滿了美妙的幻想,以為娛樂圈像童話一樣純真美好…… 在這種情況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