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逸此前,還真沒認真考慮過沖獎的事。 而是想著頭兩年先專心賺錢,等有了一定資本和人脈積累后,再考慮用獎項給自身增加逼格~ 即便偶爾幻想下拿獎的畫面,他心中也基本只想過奧斯卡。 而以【厄爾】這種類型,想拿奧斯卡又幾乎毫無可能,他自然也就懶得浪費精力去做什么…… 此時被哈維一提醒,楊逸才忽然驚覺: 自己好像又被前世的思維慣性給誤導了! ——在楊逸穿越前的2020年代,西歐各國雖還是發達國家,但已被各種亂七八糟的社會事件扒掉了它們身上的光環。 從它們之前竭力營造的“優雅、文明、高貴、發達”形象,淪落成了“殘破、守舊、反智、狼狽”的笑柄! 連帶著,立足歐洲的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影響力也大不如前! 就拿夏國來說: 8、90年代時若有一部片拿到這三大獎之一,可是要舉國歡騰的!會被認為是為國爭光、意義不亞于男足拿到世界杯冠軍! 但2020年時再拿下這三大獎? 都不一定能在權威報紙上混到個頭版,甚至連很多娛樂小報都懶得報道。 普通人更是基本都不再關心…… 所以。 還沒完全脫離前世思維慣性的楊逸,在考慮沖獎時直接把這三大獎給忽略掉,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此時被驚醒后,他立刻發現當前這三大獎還是很有搞頭的! 在這年代,不論權威性還是藝術性、包容性,這三大獎的地位都還在奧斯卡之上。 而且是全世界公認! ——最多米國人會有點不服氣。 總之,若能拿下威尼斯,不論對提高楊逸的名氣、逼格、還是票房號召力,都有莫大的好處! 既如此,楊逸當然要沖! 而且楊逸還忽然想到一點,立刻對自身能拿獎的把握又增加了不少——歐洲人特別喜歡借獎項惡心米國。 或許是出于“落魄老貴族”對“新興暴發戶”的嫉妒心理? 總之,只要有揭露米國丑陋面的影片,在這三大電影節上往往都能有所斬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