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多時候龍國官方都在鼓勵消費,然而,消費力量始終起不來。 關鍵在于百姓是真的沒有錢了! 當他們沒錢,你拿什么去消費? 當磚家說出開私家車和出租空置的房子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見底層人的思維,就被揭露了出來。 消費的本質是要有錢, 有多余的錢。 當你生存都有問題了,消費又怎么可能活過來? 張凡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撒錢,然后,把這些錢又通過自己的投資的各個行業賺回來,形成經濟上的永動循環。 躺在銀行的死錢,對于經濟發展沒有多大的好處, 反而是弊大于利。 只有激發龍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活力,才能夠根本改變目前龍國所面臨的經濟困局。 就相當于你拿著錘子砸碎了窗戶,打開了一條生路。 未來投資集團對各個行業的投資,讓資本圈頗為感興趣。 未來集團已經不在滿足二級市場的布局,反而是注重實體行業的反饋。 脫離虛幻,走向真實。 這種格局和覺悟,當真是逆天了! 不過,當這些業內人士對未來資本集團的總裁張凡略微分析過后,陷入到了深深地沉思當中。 “比我帥,比我有錢,比我年少有為,甚至連學歷和思維格局都比我高,簡直逆天了。” 這些投資看似全部都是虧損的投資,尤其是一些極其不看好的夕陽產業投資,完全就是虧本生意。 但是,張凡還是投資了。 他投資的目標是未來,而不是當下。 當下無論虧損多少,他都不在乎。 只要全球金融市場不關閉,他就可以從中撈取無數的財富, 彌補這些實體投資的虧損。 那些實體企業發展真的太難了。 金融市場上想要賺到一個億,或許只需要半天就行了。 而在實體行業,你想要創造出一個億的利潤出來,難如登天。 尋常的私人企業,想要走到這一步,更是難之又難。 大部分都是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背書。 理由很簡單,因為實體真的不賺錢。 一個產品距離市場需要經過銷售,運輸,第三方平臺。 各種平臺和中間環節已經把消費市場上的所有份額都給瓜分完畢了,馬太效應已經成型了,再想要改變太難了…… 很多實體行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出廠價格只需要幾塊錢,到了網絡和實體店鋪,那就是至少數十倍的利潤空間。 大多數人都在罵實體店坑人,太昂貴了。 他們選擇第三方平臺購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