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融系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小散,資金大約在幾千到幾萬區間,家庭環境富裕一點的話,也有可能在數十萬。 大部分的金融系學生在上學期間都會要求進行多次的金融實戰,或者說模擬投資操盤,在股市里面追漲殺跌,炒短線,幾乎是很多普通人的選擇,想長期投資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炒短線,賺的多,虧的也多,而且還需要每天都要盯盤,一刻鐘都不能夠偷懶,精神高度緊張,生怕錯過一個買入和賣出的節點。 比起炒短線的散戶,那些投資長線的人,則不太會關注金融賬戶的漲跌,往往拿著一支股票,就是數個月,乃至數年。 在這個金融市場里面,果斷直接白給。 唯有穩健才能夠長久。 很多散戶就是炒股,炒成了股東,套牢了很多年,剛剛解套又馬不停蹄的去了其他股票繼續套牢,如此循環,荒廢了時間,也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更嚴重的是那些配資上杠桿的人,無論是融資(借錢),還是融券(借股票),放大的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說白了就是豪賭,沒有錢的賭徒去找人借錢來賭,一旦失敗,那就是一輩子都無法翻身的債務。 因此,很多人往往都選擇自我了斷,不給家人帶來麻煩。 不過燕京金融學院的這些學生以后的未來會更好。 去各大投行,用別人的錢來運作,即便是虧損了,那也是客戶的錢,旱澇保收,而且還是高收益。這也是為何很多人都選擇去公募和私募基金的原因。 穩賺不虧,拿著別人的錢來炒股練手,輸贏都賺錢,反正管理費放在哪里,只要賣出就要支付管理費。 很多公募基金的管理費是每天計提,而私募則是與客戶約定日期,進行結算。 現在金融系的很多人都沒有獨自掌握一支私募和公募的本事,就算是畢業了,僥幸去了那些大型的投資機構,初期也還是端茶遞水的貨色,想要自己來操盤運作大資金,那也是需要很多努力和運氣。 見到張凡過來,有身穿天藍色衣服的清純學妹走了過來,說道:“凡神,聽說你打算募捐一個億,運作科學研究基金?那你未來有沒有打算干私募或者公募?” “對??!凡神,你要是開公募和私募的話,我肯定把壓箱底的錢都投給你?!? 一個金融系的粉絲,張凡的狂熱擁護者,跑了過來。 現在沒有一個人會質疑他的水平了。 一次又一次的漲停,帶來的勝利和狂熱,已經不需要任何的理性了。 在這個時候,他們都認為張凡可以一直贏下去,投入就是賺錢,投入就是翻倍的賺錢,甚至未來財務自由,那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