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患者走出門診,黃素見那日松、何慧依舊滿臉的迷茫,講解道:“此方去掉升麻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健脾養胃,清利濕熱的方子,然而升麻就是這個方子的點睛之筆,升麻有升陽陷舉之功,以升麻之升平衡遺精之降。” 姚繼章微微一下夸獎道:“小黃,功力卻是扎實,不用點撥就能悟透。” 黃素再次感謝道:“姚老先生的藥方就是最好的點撥。” “年輕人有本事而不驕狂,卻是個好苗子,那我再多說兩句。”姚繼章捋著胡須道:“你只看到了本方表面升麻平衡升降之功,卻不知本方的深意。” 《靈樞·本神》有云:“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姚繼章引用靈樞的一段話后,繼續說道:“思慮傷脾,脾則不能統領四臟。以健脾之法,使脾氣健旺,則生化之源充足,后天補先天,不治遺則遺自止。” 聽了姚繼章的講解,黃素發現自己在第二層,而姚繼章卻是在第十層,此方表面看似用升麻平衡升降,待濕熱清利后,遺精自愈。 實則以健脾補脾胃后天,再以后天補先天之腎,最終達到脾腎同補之功,脾健則濕氣自除。 黃素終于知道姚繼章的身份了,這是一位脾胃派的中醫。 脾胃派,又叫補土派,提倡脾胃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他們治療的方式就是利用脾統四臟之力和脾胃升降來平衡人體。 脾胃派的中醫認為脾胃是水谷氣血之海,后天之本,虛則百病叢生,元氣依賴水谷精微之養,水谷精微必賴脾胃功能的健全,胃氣充實則血脈潤流,筋脈完實,身體健康,主張疾病由補脾胃,從脾胃著手論治。 這也難怪為什么姚繼章八十多看起來像六十歲的原因。 脾胃派都是養生長壽的高手,他們提倡調理脾胃,老年當先。 脾胃派認為調理脾胃應“先補其虛而后化其傷”。補其所虛,生化續存,生機不息。 而現代大量臨床研究也證明,老年病人只要胃納好、消化功能不衰,獲得藥效更容易,相反,即令病癥較輕亦難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長壽的老人納食排便良好,脾胃康健。 黃素繼續謙卑的道:“謝謝姚老先生的指點。” 這就是中醫的魅力,也是哲學的魅力,雖思想理論不同,但最終都是殊途同歸。 那日松,何慧見到他們認為無所不能的主任,對待這名老先生如此謙恭都驚呆了,看向姚繼章眼睛也都散發出崇拜的目光。 布日古德看見眼前的一切也心里美滋滋的,能讓黃素如此推崇備至,也不枉自己廢了這么大力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