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掃地僧起碼有武皇修為,真是可怕!” “不愧是屹立千年不倒的少林,底蘊就是非同凡響!” “看來蕭遠山和慕容博能夠隨意進出少林藏經(jīng)閣,都是少林默許的,這其中肯定有巨大陰謀!” “如今蕭遠山出家為僧,必然跟這有關(guān)。” …… 所有人都來了精神,好奇的盯著李長生。 李長生沒有賣關(guān)子,淡淡道: “其實掃地僧放任蕭遠山和慕容博偷學(xué)少林武學(xué),無非就是養(yǎng)豬而已。” “豬要養(yǎng)肥了殺,蕭遠山和慕容博武學(xué)天賦很高,都有武皇之姿,掃地僧也正是看重了這一點,才放任他們偷學(xué)藏經(jīng)閣武學(xué)秘籍!” “因為掃地僧想把他們兩人培養(yǎng)成少林金剛護法!” “如今兩人已經(jīng)養(yǎng)肥了,自然可以宰殺收獲果實了,就是將他們度化!” “如此,蕭遠山和慕容博成了少林金剛護法,他們偷學(xué)的少林武功絕學(xué),依舊是少林的!” 嘶! 眾人齊齊吸了口涼氣,沒想到少林如此可怕。 “我滴媽呀,這么說蕭遠山和慕容博都被度化了?” “怪不得少林放任蕭遠山和慕容博偷學(xué)武學(xué),原來是打這個注意!” “早就聽說少林禿驢度化人的手段厲害非常,如今看來,名不虛傳啊!” “是啊,蕭遠山和慕容博這樣兩個半步武皇的強者,都說度化就度化了,太可怕了!” “我們這樣的普通武者,豈不是根本沒有絲毫抵抗之力?” “放心,你還沒資格讓少林度化!” …… “想不到少林竟然如此卑鄙!” 蕭峰怒發(fā)沖冠,眼中滿是殺機: “怪不得我父親連娘的仇都不報了,執(zhí)意出家為僧,原來是是被度化了!” “多謝長生公子解惑,大恩大德,無以為報,請受蕭峰一拜。” 蕭峰恭敬一拜,然后鄭重道:“若是蕭峰有命回來,這條命便任公子驅(qū)馳。” 拜別之后,蕭峰毅然離去。 “蕭峰這是去大宋少林報仇去了?” “肯定是啊!” “不過蕭峰雖然厲害,但終究只是后起之秀,去少林不過以卵擊石,十有八九喪命少林!” “喪命倒不至于,以蕭峰展現(xiàn)出來的天賦,多半會被度化,成為少林的金剛護法!” “我滴媽呀,以后再也不去少林了,太可怕了!” …… 九樓之中。 婠婠慵懶的靠在凳子上,赤呈玉足,美目盈盈,抬頭對著師妃暄眨了眨眼: “師尼姑,你們佛門,盡是些男盜女娼、骯臟手段,還好意思整天喊我們魔頭妖女?” “人有好壞,佛門那么大,自然也有敗類!” 師妃暄皺了皺眉,平靜說道。 對于大宋少林強者直接將人強行度化這種行為,她也不喜。 但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她又不是達摩祖師,更不是釋迦摩尼,可管不了大宋少林。 “佛門有敗類,你們的佛祖會管嗎?” 婠婠笑盈盈道:“你們整天對我們喊打喊殺,但佛門敗類卻裝成圣德高僧、大義凜然,誆騙百姓,其實就是一群虛偽的禿驢!” 師妃暄張了張嘴,她想反駁,但大宋少林出手之人,顯然是功參造化的大德高僧。 這樣的高僧,在少林也是舉足輕重,誰會懲罰他們? “婠姐姐,其實師姐姐跟其他禿驢不一樣。” 小黃蓉從后面走來,坐在婠婠和師妃暄中間,笑嘻嘻道:“我知道師姐姐是真正心懷蒼生的好人!” 她望著師妃暄,笑道:“要不等師姐姐修成仙法,自己當(dāng)佛祖,然后好好收拾那些偽善的禿驢!” “這個主意似乎還不錯!” 婠婠玉手托著香腮,饒有興趣道。 師妃暄看了黃蓉和婠婠一眼,沒有說話,而是離開了九樓,來到李長生面前。 她心中有些疑惑,已經(jīng)積攢很久了。 “長生公子,不知你對佛門怎么看?” 師妃暄拱手問道。 她本就是大隋胭脂榜上的絕世美女,又是慈航靜齋當(dāng)代圣女,一出現(xiàn)就吸引了無數(shù)目光。 當(dāng)她這個問題一出,更是勾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 佛門可以說是九洲大陸最頂尖的江湖勢力之一,門人弟子,遍布九洲各地,信徒無數(shù)。 而李長生如今的名望地位,他的話對少林足以造成巨大沖擊。 “妃暄!” 梵清惠眼中滿是著急,沒想到師妃暄竟然當(dāng)眾問這個問題。 如果李長生對佛門沒有好感,說出不利于佛門的話,她慈航靜齋怕是要成為佛門公敵了。 但現(xiàn)在想要阻止也遲了。 …… 高臺上。 李長生望著面前白衣如雪、清麗動人,宛若佛陀天女的師妃暄,心中微微搖頭。 今日之后,她怕是要被佛門記恨了。 當(dāng)然。 還得包括他。 他輕輕抿了口茶,潤了潤嗓子,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朗聲道: “我對佛門沒有偏見,佛門中也有圣德高僧,但圣德高僧只是少數(shù)!” “人都有七情六欲,這是人之本性,越是壓抑,欲望將越發(fā)強烈,最終將人的理智和善良吞噬,使之變成惡魔!” “佛祖或許能夠四大皆空,大慈大悲,但佛門弟子不是佛,他們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 “他們大多不過是接著佛祖的名義,扭曲了佛法教義,不事生產(chǎn),不納賦稅,圈養(yǎng)土地、聚斂信眾錢財,將佛祖和菩薩的金身粉飾得金碧輝煌。” 李長生望著師妃暄,道:“不說其他,就說你們大隋凈念禪宗,寺內(nèi)建筑加起來達數(shù)百余間,儼如一座小城!” “正中處有七座大殿及一座闊深各達三丈,高達丈半的小銅殿,這樣一座銅殿需要耗費多少錢財?” “如果將其融了能夠養(yǎng)活多少命在旦夕的百姓?十萬?百萬?還是千萬?” “除銅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銅殿前有一廣闊達百丈,以白石砌成,圍以白石雕欄的平臺廣場,正中處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薩騎金獅的銅像!” “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飾,氣魄非凡。” “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布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制,個個神情栩栩如生。” “這僅僅是洛陽南郊的凈念禪宗而已,其中造價可想而知,需要多少百姓的血汗才能供給出這樣一座金碧輝煌,宛如一座小城般的寺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