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武說得有些激動,他知道周平是為他好,但他也是為了周平好。 “到時候看情況如何再說,若能如呂布一樣將孫策滅了,我去跟主公說,讓你統兵,讓你真正的當一個將軍?!? 周平雖然不想張武總是暗箭傷人,但這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好辦法。 其實張武這么做,和自己前世時代那些狙擊手差不多,同樣是躲在暗處殺人,殺敵而已,不會有什么道德壓力。 “武不想當將軍,只想跟著少君,保護少君!”張武說道。 建安元年七月末,孫策全軍渡江,終于領兵到了。 周平所立營寨之處,前面是一道山谷,兩面是山,山谷是唯一通道。 這是孫策去往居巢的最近之道,從別處也可繞路而過,那樣會多走近百里。 嚴格說起來,這里也不算山谷,因為兩山之間相距有一里多,兩面山壁陡峭,算是一處比較寬闊的山道。 周平選擇這里安營,除了可以阻住孫策去路之外,最重要一點是與孫策作戰時,這里又沒有那么寬,他的兵馬不能全部展開,有利于兵少的自己。 孫策顯然看出了周平的意圖,但他完全無懼,即使是一萬兵對一萬兵,他也有信心擊敗周平。 孫靜本來要留在吳郡,但孫策勸說之下,他也跟著來了。 孫策急于要去周平營前挑戰,孫靜勸道:“周平善謀,尤其善于伏兵,須防山上有伏兵,不可輕進山道。我們遠道奔波而至,士卒疲憊,亦須歇息之后再去挑戰?!? “此處山壁陡峭,若有伏兵必難下山,且兩山相距甚遠,伏兵于山上并無一用,周平善于設謀用兵,必不會如此。我們雖然連日行軍,士卒疲憊,卻也憋著一股氣。若此時歇息,只怕士卒皆會氣泄,反而不利,不如趁著士卒皆有求戰之心而急擊,如此更易得勝。” 孫靜一想,覺得孫策說的也對。 士卒一旦歇下來,恐怕就會放松,從而失了戰心。 不過孫策也沒有魯莽進兵,先在山道之外安營,又派兵到山上查探,看看山上是否藏有伏兵。 探卒回報,確定山上沒有伏兵。 但山道間不夠寬闊,全部帶領三萬兵馬出戰恐怕不行,到時候自己的人就能將山道堵滿,進退皆難了。 孫策決定自己帶領一萬兩千人出戰,由孫靜守營。 周平已經一切準備好,只等著孫策來戰。 “先生,讓俺帶三千人出戰即可,俺必斬孫策首級?!? 張飛首先請戰。 孫策只帶了一萬余人來戰,這在周平預料之中,這也說明孫策會用兵,如果他將三萬兵馬全部帶來,那周平會更加高興。 周平不準備自己領一萬兵全部出戰,這次不求全勝,只求能夠挫一挫孫策的銳氣,將他擋在此處,讓居巢的張勛更加害怕。 “陳到愿隨益德將軍出戰!” 陳到也出列請戰。 周平身穿甲胄,腰間掛著一把劍和一個酒葫蘆,站在上首,張武同樣穿著甲胄,背著弓箭站在他身后。 他看著張飛和陳到,說道:“好,我給你們五千人,此戰甚為關鍵,若勝,我們便可得居巢,可得廬江,若是敗了,只怕我們就要退回九江,甚至退回徐州?!? “我不求你們能斬殺孫策,只要能將他們擊退,便是大功一件。敵兵遠道行軍,已是疲乏,我們在此久候,以逸待勞,希望你們能勿負主公所望,勿負我之所望!” “先生放心,俺絕不會負你和大哥,叔至,你說是吧?” 張飛笑著回答,又轉問陳到。 “諾。” 陳到對周平拱手,朗聲應道。 “出戰。” 周平令下,張飛和陳到出帳點兵,開了營門,領兵出營。 孫策只帶了周泰和凌操領兵來戰,徐琨和宋謙留下守營。 看到營門大開,出來一隊兵馬,看兵馬人數似乎只有五六千人,孫策不由大喜,覺得自己此次必可大勝。 不過他也不敢大意,有屬下告訴他,對方領兵出戰的人是張飛。 張飛之名,他可聽說過,先是在盱眙斬殺紀靈,又在陰陵斬殺李豐,在下邳時又刺傷呂布。 紀靈和李豐,孫策可都認識,之前他在壽春的時候見過,也知道他們武力并不算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