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備殺了梁綱,對秦翊卻拜為中郎將,讓他統領自己和梁綱的四千兵,橋蕤和劉詳的兵則分由關羽張飛等人統領。 這一次能得壽春,雖然靠的是周平圍城迫敵之策,但秦翊出降卻是關鍵,其中劉馥說服秦翊又是關鍵中的關鍵。 因此, 劉馥也是有大功之人。 清理了橋蕤居住的將軍府,安定了城內百姓,劉備讓秦翊將劉馥請來。 “幸有元穎,孤才能如此快得入壽春啊!” 劉備見到劉馥,顯得甚是歡喜,不但因為劉馥有功,更因為周平稱贊劉馥是個人才。 能讓善于識人的周文安夸贊之人,必不會差。 劉備已經被朝廷封為宜城侯,他此時可以自稱為孤。 “將軍能得壽春, 靠的是將軍之威,還有軍師中郎將之謀和秦翊將軍之明大義,馥只是順勢而言,跟秦將軍多說了幾句而已。” 劉馥謙虛答道。 周平笑道:“哈哈,你這多言幾句,卻可頂得上數萬勇士啊!” “周中郎將過獎了,馥與周中郎將皆為沛國之人,此前劉將軍任豫州刺史時,曾散分軍糧救濟豫州百姓,此乃仁善之舉,可見劉將軍乃是心系天下百姓之人。如此仁君, 有志義士皆欲歸心,秦將軍先有歸降之心,后才能有馥勸言之語。” “你我既同為一郡之人,你也不要稱我為中郎將,那會顯得太過見外,稱我文安即可。” “馥豈可失禮!” 劉備大笑:“哈哈哈……元穎,你不如與孤一樣, 稱文安為先生。” 劉馥忙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魯肅的人馬還沒走到壽春,劉備就已經拿下壽春,便又讓他率領人馬回守合肥。 現在九江已平,下一步就是要進兵廬江了。 但九江也需要留下兵馬屯守,所以九江太守的人選是關鍵。 周平的意思,是讓太史慈來當九江太守。 目的是想讓太史慈忠于劉備。 “主公,平以為,太史子義宜任九江太守之職?” 周平來找劉備,說道。 “為何?” 劉備顯得很驚訝,面露疑難之色。 “太史子義甚有勇力與膽略,有大將之才,有他鎮守九江,咱們也可安心進兵廬江。” “子義之才我當然知道,只是他如今仍是劉揚州之屬……” 劉備雖然說是為了援助劉繇出兵,但他怎么會拼命打下了九江又拱手送人。 “我曾聽說,之前有人薦子義為大將, 劉正禮因子義身份未尊而不同意,只是讓他率領輕騎偵探, 可見劉正禮并未重用子義。主公若是委之于九江太守重任,可令子義知道主公待其之厚,從而可讓他忠于主公。” “你所言之事我已想過,子義昔日曾為孔北海突圍來求援,可知他乃重義之人。如今他追隨同州劉正禮,雖未得重用,只是他也不會棄正禮而歸我。九江太守之職,我想讓云長出任,至于太史子義,他如今只是自稱丹陽太守,我可正式上表薦他為丹陽太守,先生以為如何?” 周平仔細一想,覺得劉備所說,似乎才是當前最好的安排。 這樣既可以表示了對太史慈的看重,又沒有讓自己人受到輕視。 而且,周平知道劉繇可能快要死了,劉繇一死,太史慈就可以正式歸屬劉備。 但劉備并不知道,而九江對于徐州來說,又尤為重要,不能隨便給了別人。 太史慈聚眾自稱為丹陽太守,身為揚州牧的劉繇,卻沒有為他向朝廷上表正名,現在劉備為他向朝廷上表,也足以表示出對太史慈的重視。 反正丹陽郡現在也沒在自己手里,隨便給誰都可以。 周平覺得自己看的是長遠,劉備看的主要是眼前,二人所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所處的位置也不一樣,想法便會不同。 “主公如此安排甚好,是平想的不夠周到。”周平對劉備拱手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