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百官的心思注定徒勞。 李斯目光微闔。 他其實心中也有些費解。 始皇為何會想把十公子送到楚地呢? 十公子身份特殊,雖朝野上下從未言明存在儲君之爭,但長公子跟十公子之間的內(nèi)爭,早已成為既定事實,始皇不可能不知,既知道,為何還要把十公子往楚地送? 這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楚地跟其余五地不同,楚人倨傲,自來就對秦人不服,雖敗多勝少,但始終不服輸,因而天下一統(tǒng)后,楚地對秦政是最為抵觸的,不然當(dāng)初騰也不會被安排駐守南郡,為的就是安撫楚人,避免楚地爆發(fā)大規(guī)模叛亂。 隨著殷通的進言,朝堂必定要對楚地三族動手,屈、昭、景并非毫無反抗之力,他們定然會極力反對,到時若出了什么差池,那恐就真是追悔莫及了。 李斯眉頭緊鎖,心中暗暗揣測著。 一旁。 嬴騰目光陰晴不定。 他看了看楊端和等人,又看了崔意如等大夫,腦海中略一思索,隱隱想到了什么。 而后直接把目光落在了秦落衡身上。 或許始皇并無多少深意。 只是在磨礪十公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十公子的確經(jīng)歷了不少事,但那些事多少影響不大,而楚地不然,不僅跟長公子有關(guān),還跟朝堂不少官員會扯上關(guān)系,而且還牽涉到六國余孽、地方官吏,各方勢力魚龍混雜,若是十公子能在這種復(fù)雜的情況下,處理好‘楚地’,這才最顯能力。 而且...... 始皇既敢讓十公子前去,恐是早就做了萬全之策,上次魯縣之事,已給始皇敲響了一次警鐘,始皇本就對這些十分在意,自不會再掉以輕心。 只是...... 嬴騰眼中閃過一抹疑惑。 楚地的情況過于復(fù)雜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連他都不敢說能全身而退,始皇又是如何敢讓十公子去的? 而且還帶了一個‘刺頭’。 蒙毅的確很有才能。 但他受到法家影響過甚,有時不近人情,也過于剛正不阿,兩人若是意見相左,恐少不了起一番爭執(zhí),到時也不知此事會如何收尾。 蒙毅本就容易激化事端,此時又加了個秦落衡,稍有不慎,只怕楚地會事態(tài)頻發(fā),最終事情會演變成什么樣子,他根本就不敢去想象。 嬴政漠然的看著百官。 冷哼一聲道: “大秦一統(tǒng)天下,讓四海歸一,眼下朕只是讓嬴斯年去大秦郡縣,爾等何來這么多顧慮,難道就因為在魯縣遭遇了刺殺,便要因噎廢食?” “大秦公子就這么嬌弱不堪?” 四下肅靜。 嬴政拂袖,望向秦落衡。 問道:“嬴斯年,既然百官都力勸,那朕便聽聽你的意見,楚地壽春,你是去還是不去?” 一時間。 百官目光紛紛望過來。 秦落衡深吸口氣。 出列道: “兒臣愿意前往。” “楚地乃大秦郡縣,兒臣為大秦公子,在大秦境內(nèi),兒臣不相信會遇到什么危險,若真有不怕死的宵小敢再犯,兒臣定持五尺之劍,力斬宵小,佑大秦太平長安。” “兒臣叩謝父皇。” 說完。 秦落衡恭敬的跪地叩首。 見狀,嬴政滿意的點點頭,隨即漠然看向百官。 目光所及,百官紛紛垂首,莫不敢與始皇對視,但神色分明露出幾分擔(dān)憂和不安。 始皇今日的舉措,實在大出眾人意料。 殷通站在原地,面頰發(fā)白,渾身顫栗,根本不敢在與旁邊官員對視,唯恐遭百人怒視,內(nèi)心更是驚惶難安。 他怎么都沒想到。 自己只是想清楚楚地三族,并借此為自己謀取私利,何以會演變到這種地步? 他若早知道,斷不會如此。 十公子去楚地,那變數(shù)可就太多了,而且根本就不可控,若是楚地余孽公然起了殺心,未嘗不會做出孤注一擲的舉動,到那時,他恐也難辭其咎。 一時間。 殷通不禁兩股戰(zhàn)戰(zhàn)。 他根本不敢多說一句話。 唯恐一開口,把眾人不滿吸引過來。 他現(xiàn)在只想盡快退朝,而后跟項氏說明情況,讓他們安分一點,少去沾惹壽春的事,不然項氏若真鬧出了事,他只怕也完了。 他很清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