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好大的口氣!” 咸陽宮,聽到殷通的話,嬴政勃然大怒。 舉殿肅靜。 嬴政冷哼一聲,漠然的看向殷通,問道:“既是你聽聞楚地傳出的消息,那就給朕說說,楚之三戶,究竟是那三戶?朕也想看看,當年楚國幾十萬大軍尚且不敵大秦,何以亡國之后,生出了此等狂妄。” 殷通出列。 沉聲道: “回陛下。” “楚地傳出的這句讖語,臣近日去打聽了一下,據說,這是楚國亡國時楚南公所說,其中的三戶指的分別是屈、昭、景三氏。” “而這三大氏族在楚國滅亡時,便被陛下遷移到了咸陽。” “只是一年多前,陛下身體抱恙,給了六國貴族可乘之機,六國貴族趁機逃離了咸陽,據臣打聽到的信息,現在三大氏族都待在壽春,壽春乃亡楚之都邑,三大氏族竟皆在此,恐心中還念著舊楚。” “再則。” “三大氏族本就為朝廷逃犯。” “而今卻公然出現在壽春,而且還沒有官吏去緝拿,臣擔心,壽春官吏恐跟三大氏族暗中已有勾連。” “臣認為此事不可不察。” “六國余孽賊心不死,一心圖謀復辟復國。” “眼下又跟地方官吏打成一片,若是朝廷繼續坐視不管,長期以往,楚地恐會出大亂,臣懇請陛下,即刻派官員緝拿三大氏族中人,同時捉拿跟六國余孽私通的地方官吏,以保楚地今后太平安穩。” “臣力諫!!!” 殷通一臉正義凜然。 嬴政深深的看了殷通一眼,而后看向百官,問道:“對此殷通所說之事,六國余孽跟地方官員暗通曲合,你們意下如何?” 百官對視。 卻是無人敢率先開口。 秦落衡瞥了眼殷通,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他感覺此事似有些蹊蹺。 屈、昭、景是楚地的老氏族,這三大氏族,楚國建立時大抵就存在了,存在的時間多達數百年,在楚地的影響力不可謂不深,只是楚國滅國后,這三大氏族便一直被朝廷嚴加看管,他們就算跟地方有勾結,也斷然沒這么厲害。 此外。 歷史上,這三大氏族后面基本被秦連根拔起了,以至后面楚漢相爭時,這三大氏族完全沒有存在感。 想到這。 秦落衡若有所思。 恐怕歷史上這三大氏族也是因此遭重。 以至徹底消亡于世。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讖語對三大氏族的影響太大,無論如何,都會為始皇所不容。 只是...... 秦落衡卻是明白。 就算秦夷滅了屈、昭、景三氏,但最終并沒解決根本問題,因為這三大氏族在這百年,已漸漸失勢,早已不復當年盛況。 這三大氏族也是十分保守的勢力。 平心而論。 秦落衡并不想這么早鏟除三大氏族,因為當初就是他執意,將楚系各大氏族放歸,為的就是挑起楚地內部貴族的紛擾,進而讓楚地不能凝成合力,但眼下殷通的上奏,卻仿佛是在助楚地余孽。 秦落衡目光微闔,他冷冷看著殷通,眼中閃著寒光。 他低語道: “殷通?” “這個名字似有些耳熟?” 秦落衡低聲嘀咕了幾聲,隨即想到了項氏,而后猛的抬起頭,他已然想起了殷通是何許人。 他嘴角掠起一抹輕蔑。 他若是沒記錯,在歷史上,殷通并沒有加官至御史,而是當的會稽郡郡守,在天下大亂時,殷通也并沒有選擇為大秦平亂,而是第一時間選擇了背叛大秦,選擇叛向了項氏。 但令殷通萬萬沒想到的是,項梁等人表面答應,等到他真的投誠,便立即將殷通給斬殺了,用以安撫會稽郡的民眾,招攬士卒。 殷通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目前來看。 殷通只怕跟項氏還有聯系。 不然他不會這么草率提出滅三氏的想法。 畢竟...... 這對他并無多大裨益。 甚至還會得罪朝中的楚系一脈。 而且楚地貴族遠非只有這三家,還有項氏、熊氏、羋氏等,殷通卻是只字不提,這其實已足以表露,殷通是有私心的。 縱然知曉,秦落衡也并不想參與其中。 處理楚地是很棘手的。 一來,那邊算得上是扶蘇的基本盤,又因秦楚過去上百年聯系十分密切,朝中不少朝臣或多或少還跟楚地有聯系,一旦查到什么事,很容易牽連不少人,若是以往,他或許還真敢去試一試,只是如今,他更愿意穩扎穩打。 二來,楚地土地兼并十分嚴重。 三大氏族在楚地經營數百年,根深蒂固,搜刮的田地不知多少,就算立國時曾被朝廷強制遷徙,他們原本占有的田地,也被其他貴族占去不少,但三大氏族手中依舊留有不少田地。 朝廷若真對三大氏族動手,定然是要雷霆出手,甚至是連根拔起,到時一系列查抄之下,定然會查出田地之事,到時如何處理,也將成為后續難題。 土地兼并危害之重,秦落衡自是心知肚明。 但現在遠沒到解決的時候。 一旦朝廷查處了楚地三大氏族,要么選擇將三大氏族的田地歸公,要么就只能把田地分給失田民眾,但無論哪種行為,經過一定時間發酵,都會在天下引起極大的風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