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縱然越人已危如累卵,隨時都可被大軍掃滅,但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大秦在嶺南已損失過一次,無論是為振奮秦軍聲勢,亦或者洗刷屈辱,亦或者為實現南疆一戰而定,都是全力出擊的理由。” “公子所想朝堂不會同意的。” “望公子三思!” 華阜微微躬身,想勸秦落衡回頭。 秦落衡看著華阜,卻也沒有再言,他知道,華阜的想法跟他并不同,華阜對百越人充滿了懷疑和忌憚,并沒有信任的想法,跟華阜同樣心思的,朝中大臣恐是不少。 他的想法或許的確不能成。 秦落衡道: “或許是我多想了。” “實是多謝右庶長解惑,我官署尚有事要處理,便不在華府多逗留了,我先告辭了。” 說完。 秦落衡欠身一禮,而后離開了華府。 華阜望著秦落衡背影,沉重的嘆息一聲,眼中閃過一抹不安。 他大抵還是清楚秦落衡的性格,相對有些執拗,這其實是跟始皇一脈相傳,但嶺南這一戰,關中氏族實則謀劃數載,豈會如此輕易便拱手讓人? 嶺南可是現今少有能立軍功的地方了。 而且。 越人羸弱,無論是器械、人數,亦或者裝備,都遠不如秦人,而今靈渠已修筑完成,又有直通嶺南的直道,糧草運輸暢行無阻,嶺南已近乎是一塊放在砧板上的肉,誰又不想去吃上兩口呢? 華阜轉悠了一陣。 最終搖頭道:“我給十公子已說的很清楚了,十公子應不至于逆勢而為,不過聽十公子之言,嶺南這一戰,被拖延了這么久之后,終于又要重新開始了。” “我卻是該給其他人提個醒。” 想罷。 華阜提筆寫了幾份書函,隨后差人送去了其他家宅。 ...... 回到尚書司。 秦落衡并沒再去找其他人。 也沒有必要。 從華阜那邊,他已得知了朝廷當年的態度,若是不出意外,當年恐也定下了安定南疆的策略,便是如歷史上那般,遷移關中人口入南海,生發文明,融合族群,凝聚共識根基。 但...... 此舉最終徹底傷了老秦人之心。 以至于趙佗稍一鼓動,老秦人便競相生事,而后趙佗還直接以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為由,直接割據了南海。 而這豈是秦落衡想看到的? 他縱然可以阻止趙佗為將,但老秦人跟朝廷離心離德,即便沒有趙佗,保不齊還有李佗、周佗,大秦又如何能一一防范? 將領尚是其次。 老秦人對朝廷失去信心才更為致命。 如若不然,劉邦進入關中,也斷不至‘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但他又該如何破局呢? 秦落衡坐在席上,皺眉冥思著。 天色漸昏。 秦落衡依舊沒什么頭緒。 他在屋中來回踱步,眼下百越之事,并未發酵,他尚有時間去思索,如若不然,便只能自己去向始皇建議了,但無理無據,就算始皇同意,又當如何說服百官? 他不知道。 秦落衡輕嘆一聲,朝宮中走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