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自是聽聞了趙高的事,近來胡亥又一直往王氏跑,打的是何居心,他又豈會看不出,但胡亥畢竟娶了自己女兒,多少是結成了姻親關系,故而才特意開口給胡亥解釋兩句。 秦落衡笑著道: “通武侯你實在多心了。” “胡亥乃我幼弟,我又豈會跟他見識?” “我知道通武侯是聽說了趙高的事,但趙高此人,沒有外界說的那么簡單,只不過有些事并不能為外界知曉,至于外界傳聞,這次是我特意清除胡亥羽翼,實在是無稽之談。” “胡亥是什么性格,通武侯應有些了解。” “充其量就是個半大孩子,心智各方面都不太成熟,做事也沒有耐心,與其說趙高是其屬臣,不若說是趙高在利用胡亥,借胡亥的身份,為自己廣謀私利,那些黨羽非是胡亥屬臣,而是趙高同黨。” “只不過有些事,不太便跟胡亥講。” “胡亥也沒必要知道這些。” 王賁道: “十公子有心了。” 秦落衡搖了搖頭,說道:“談不上用心,我也的確算是為了自身,不過并不是為了針對胡亥,而是趙高,趙高此人心術不正,以往靠著陛下的寵信,沒少在外面為惡,而今清理趙高,卻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不過此事已過去,再去談論已無意義。” “公子所言甚是。”王賁道。 秦落衡繼續道:“方才通武侯問我,為何會將這些事告知,因為普天下,陛下最信任的人是你,因而我也選擇相信。” “誠然。” “這些事我可以告訴陛下。” “但陛下是個很高傲的人,容不得半點質疑。” “而且......” “我其實并不認為陛下做錯了。” “只不過欲速則不達。” “眼下新政弊端逐漸凸顯,加上舊制在天下的影響,造成了眼下內外交困的局面,我之前認為,想要繼續維持穩定,需要安民,但近來我卻是發現,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 “民眾很現實。” “誰贏他們幫誰!!!” “為了安民而安民,其實是在飲鴆止渴。” “想要徹底實現長治久安,除了需要配套的制度,更重要的便是官吏。” “陛下創建起了一套完備的制度,卻是沒有足夠多合適的官吏,而且陛下對立國功臣太過手軟,并沒有對他們進行足夠多的約束,遠的有黃景修,近處的有趙高,若非是我把事情捅大,恐他們還能當無事發生,繼續在朝中為官。” “我也知道,開國功臣為大秦付出了很多,但此一時非彼一時,現在的不少朝臣已然成了‘反秦’主力,他們處理政事看起來矜矜業業,實則為了自家私利內斗不已,如此朝臣又豈能治的好國?” “在我還沒恢復身份之前,我便向父皇有過建議。” “換一批朝臣。” “但就目前來看,大秦做的還不夠!” “遠遠不夠!!!” “而今朝堂積重難返,短時想更換已不現實,但朝堂的這些官員,注定要被集體換掉,唯有如此,朝廷才能煥然一新,不再顯得死氣沉沉,只不過我因趙高之事,為陛下所不喜,短時恐難以上書,因而只能借通武侯之手。” “當然。” “通武侯也并非定要上書。” “畢竟大秦現在的官吏結構并不完善,也沒有合理的官吏梯度,短時把官吏篩選下去,恐也難找到那么多合適的官員。” “所以我的想法是讓通武侯替我上書。” “完善大秦的官吏梯度。” “我欲在衛國新建一所學宮,用以招攬天下士人,而后再對其加以篩選,再擇其合適人選,出入地方為官為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