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 天色剛蒙蒙亮,城中就喧囂起來。 今辰是百大名士騎行暢游的時間,不少市人大早就翹首等著了。 有人不解道:“這次盛會不是只有九十六名士人嗎?為何還要叫百大名士?” 一布衣士子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這百大名士只是一個尊稱罷了,并非一定是特指一百名士人,而且這次盛會其實恰好就是一百人。” “不是九十六名嗎?哪來一百人?” 士子滿臉得意道:“你這就不知道了,這次的審閱官員是何人?王老丞相、隗老丞相、頓御史大夫和李斯廷尉,這是不是剛好四人?加上這九十六人,是不是剛好一百人?” 聞言。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嘟囔道:“哪有這么算的?王丞相等人豈是這些士人能比的?” 士人道:“王老丞相等人的確非這些士人能比,但他們是這次盛會的審閱官員,他們都能審閱這些士人的作試文章了,能力定然是在這些士人之上,我說王老丞相四人能入列,有什么問題?” 眾人一聽,卻是這個理。 也點頭道: . “好像是這個道理。” “照你這么說,的確該叫百大名士。” 四周正聊著各種千奇百怪的話題,突然萬千人眾驟然安靜了。 所有人抬頭望向了一旁。 只聽到噠噠的馬蹄,正由遠及近的傳來,同時傳來的還有一道充滿激情的話語聲:“鮮衣怒馬少年時,一朝看遍咸陽花。” 策馬騎行開始了!!! ...... 咸陽宮。 在百大名士騎行游樂之時,李斯剛給嬴政匯報完政事,嬴政微微額首,好似想起了什么,淡淡道:“朕若沒記錯,此時正是那些士人騎行游街之時,你滿腹經綸,才學遠在這些人之上,見到他們大出風頭,可曾心生過羨慕?” 李斯面不改色。 冷聲道: “臣何以羨慕這些士人?” “臣得陛下信任,而今身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天下司法,臣作為大秦朝臣,心中從來都只有陛下、只有大秦、只有朝廷,這些士人看似風光,其實不過是些虛名,根本值不得稱贊,時間一長,世人誰還會記得他們?” “但臣不一樣。” “臣乃陛下臣子,這些年跟隨陛下,銳意革新天下,已在天下建立了不朽的功業,今后也定將隨陛下而名垂千古,” “臣何須羨慕他們?” “哈哈。”嬴政撫須大笑,點頭道:“所言甚是,這些名士為的只是一時的虛名,但朕及爾等大臣,謀的卻是名垂千古之威名,兩者又豈能相提并論,是朕目光短淺了。” 李斯連忙作揖。 隨即。 嬴政笑容一收,并未繼續多說,轉口問道:“這次盛會議的是天下大治,你應聽聞了其中的一些治理之策,你就給朕講講,你對這些士人提出的治理之策是何看法?” 李斯面色肅然,冷聲道:“臣認為皆是荒誕之言。” “何來此言?”嬴政淡淡道。 李斯作揖道: “回陛下。” “大秦實行的是法制。” “大秦從來就不追求大治,大秦只需要民眾聽從官府的命令,若是民眾皆吃飽穿暖,天下大同,民眾又豈會繼續努力耕作?” “民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大秦是以郡縣一治為根基,以集權求治為宗旨,以施政治民為側重,以治權集中于中央為軸心,求的是自上而下的有效施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