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兄似有些言重了。” “這次大會的確是朝廷舉辦,但全程都是秦落衡在操行,而且這次商議之事,本就是泛泛的理想之談,何以能當真?” “再則。” “秦落衡也出身百家!” 張良搖頭道:“陳兄并沒有理解一件事,秦為大一統之國家,即律法一體,官制一體,治權集于國府,決于皇帝,上下統一政令,從而使得帝國如臂使指。” “但眼下呢?” “百家各成一派,私欲成災。” “這種情況,在古籍中也曾有提及。” “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賊、鴟(chi)義姦(jian)宄(gui),奪攘矯虔。......帝顓頊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 “在《國語·楚語下》更是有詳盡的解釋。” “顓頊帝絕地天通,便是想讓‘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 陳平卻是沒聽明白。 他以往家境清貧,根本沒聽聞過這些。 張良道:“上古時期,巫覡(xi)操縱著天下民心,屢屢借‘上天神靈之言’跟顓頊帝對抗,惹得民心動蕩,顓頊帝為了讓民眾無二心,便推行了‘絕地天通’之政,即罷黜百神,唯用重、黎二神,管天司地,自此讓民眾一心,繼而天下大治。” “眼下百家跟上古時的百神有何區別?” “當年顓頊帝推出‘絕地天通’,就是為實現治權不出多門,將權勢集中于一體,而這同樣也是始皇帝在做的,顓頊帝當年尚且能罷黜百神,唯尊重、黎二神,秦廷何以不能來次罷黜百家?” “依我看。” “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百家自持為天下發聲,屢屢反對秦政,秦廷容不了太久的,秦廷從始至終都想讓天下只有一個聲音,正如秦落衡所言,秦廷想做到的是‘心合意同’。” “秦會罷黜百家?”陳平驚疑道。 張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目光深沉道:“百家注定會消亡,罷黜百家,也會是必然,就算沒有秦,也會有其他朝代,因為這是一條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路。” “而且......” “天下想得以大治,必定要維持穩定。” “我等所提出的‘維穩’,只不過是在制度上維穩,而秦落衡提出的維穩卻是在‘精神上’,他很早就說出了自己的治理之策,只不過我們在場很多人都沒聽明白。” “我前面也沒聽明白。” “直到那個場外的老者突然把話題轉向,把本來只是一場議論未來之治的話題,直接轉到了始皇身上,當時所有人都在驚詫,此人的膽大,但后面,我才反應過來。” “這個老者不簡單。” “他定是聽出了秦落衡的想法。” “因而故意把話題轉到始皇身上,一方面是打斷我等的想法,另一方面恐怕是起了借刀殺人之心。” “殺人?何出此言?”陳平眼中越發不解。 張良面色微沉。 搖頭道: “這只是一種直覺。” “秦始皇的權力欲望無比強烈,容不得任何人染指。” “前面秦落衡所說并無任何問題,但此人卻是把矛頭直接指向秦始皇,這無異于讓夢想跟現實混為了一談,眼下秦廷苛政不斷,此言一出,很容易激起民眾的不滿情緒。” “再則。” “秦落衡是臣,始皇是君,豈有君臣相比的?” “這豈不就是在以言殺人?!” 陳平臉色微變。 經過張良的解釋,他也不由大汗淋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