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落時分。 華阜已經回了府。 楊端和、羌瘣等人沒回家,而是選擇去了華府。 他們跟華阜相識多年,很了解華阜秉性,他一定知道一些事,只是當時在御史府,礙于四周圍了很多人,不便說明。 府中。 華聿也一臉驚疑。 他根本沒聽阿翁提及辭官一事。 這事太突然了。 華阜沒有急著解釋,只是讓華聿去備點熱食,他則跟楊端和、羌瘣等人相向而坐。 羌瘣沉聲問道:“華兄,你是有什么難言之隱?” 華阜搖了搖頭道:“辭官我的確有些不舍,但權衡之下,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楊端和道:“華兄這是何意?” 華阜看向楊端和道:“今天在御史府,楊兄問了我一個問題,問我想把位置讓給誰,楊兄其實猜對了,我這位置的確讓出去了,也的確如楊兄想的那般,我用自己的官職,換了一人上來。” “誰?!” “十公子?”羌瘣試探道。 華阜搖頭。 羌瘣眼中露出一抹不解。 “那還能是誰?御史一職是你從萬軍中殺出來的,除了十公子,朝中還有人配讓你讓位?” 華阜失笑。 楊端和目光微凝,他仔細看了華阜幾眼,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抹驚疑,問道:“你把御史一職讓給了他!” 華阜點了點頭。 羌瘣一愣。 他似乎還有些沒反應過來。 驚疑道:“他?是誰?華聿?華聿只是個獄掾,就算破格任用,也當不了御史,就算陛下同意,百官也不會同意。” 正說著。 他想到了一人,雙眼勐的瞪大。 驚呼道: “你說的是他!” “你把官職讓給你長子?” 華阜再次點頭。 羌瘣滿眼不信道:“這不可能吧?當年是陛下親自給他外放到的薛郡?你華府這些年之所以被打壓這么狠,主要就是你們跟十公子關系太過親密,你長子可是十公子姨丈。” “陛下真會同意?” 華阜道: “陛下同意了。” “只不過朝中沒有合適官職,所以我就主動辭了官。” 羌瘣道: “這不應該啊。” “上次黃氏的舞弊桉,御史府空出了五個官職,怎么就沒有合適職位了?” 楊端和嘆道: “羌瘣,你還沒想明白嗎?” “不是沒有官職給,而是陛下不想給了。” “上次黃氏舞弊桉,就是黃徐兩家借著手中權勢,只手遮天,陛下現在是在有意限制這種情況,因而御史府,也包括其他司署,應該不會再出現同一司署,同一氏族中多人同時在內的情況了。” “《置吏律》有一條律令是這樣的:‘嗇夫之送見它官者,不得除其故官左、吏以之新官’,官府一直禁止調任時,把自己親近的近臣調到身邊,何況還是父子?同一氏族出身?” “以往律令沒有言明,加上沒有出現過問題,陛下因而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這次黃氏舞弊桉的爆發,其中的隱憂陛下一定看到了,陛下不會容許這種情況再發生的。” 羌瘣面色微凝。 華阜微微搖頭,沉聲道:“不止,這次朝堂變動,比你們想象的要大得多,我見陛下的時候,斗膽問了陛下幾句,或許是陛下想讓我對外傳遞什么,便對我多說了幾句。” 第(1/3)頁